《扶贫羊》写完,几天来还一直沉浸在创作激情的惯性中。这时候,非常渴望与人交流。找一个文友,哪怕是对你的作品一顿臭骂,说你写的什么都不是,纯粹是垃圾。当然,也不反对夸奖的语言(一定是我自认为作品所拥有的优点)。特别想听真知灼见。
但当你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才发现别的文友都在忙,而且绝对没有你对作品的激情。哦,原来是自己在把自己的激情硬要加到别人身上。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工作、家庭都需要自己去努力。对于文友之间这种附庸风雅的事情,当然不能当作头等大事。那是需要很好的情绪和闲适的心情才能实现的状态。
这样一想,自己就冷静下来。就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县级通讯员老是把他县的书记县长的活动当大事情来报道,却不知道一个县放在全省只是一百五十分之一,放在全国就更不用说了。我犯了与这类通讯员同样的错误。我的作品在我心里当然重量很大,而放在别人那里就很小了。《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全国小说杂志目不暇接,好作品层出不穷,除了文友,谁愿意阅读一篇不一定出色甚至很糟糕的小说呢!
我曾经对搞安利(我称之为合法的传销)和搞保险推销的人说过:不要一见到朋友就喋喋不休地吹嘘安利或称赞保险,天底下比安利比保险光辉的事业太多了,顾及点别人的感受。这话很多人都赞成,但真正轮到自己头上,老是犯安利保险业务员那种的错误。比如自己,与人聊天总喜欢自觉不自觉地聊到文学,谈到小说。其实,对别人来说,生活中比文学比小说更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对于不爱好文学的人来说,你跟他谈文学,不亚于你对安利保险业务员喋喋不休的唠叨的反感。
悟到了这个道理,自己就得注意了。文学,之于你是魔鬼情人,你可以如醉如痴。那么你就默默地爱她,悄无声息地为文学努力乃至呕心沥血。完全不必到处宣讲,到处倾诉。就像暗恋一个人,自己默默地爱就足够了,何必在乎别人包括那个被你暗恋的人的感受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