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我橘红的故乡
(2024-03-18 16:48:54)
标签:
最浓是乡情 |
苗山,我橘红的故乡
达汉吉
我的故乡,是元宝山西麓的苗族小山村。两条溪流,在村脚下汇合,自北向南流去,形成两个巨大的深潭,一个叫卧龙潭,一个叫藏虎潭;两条岭坡,西高东低,沿山村自然伸展,缓缓融入绿翠丛中,给山村增添了龙凤呈祥的自然景象。春天,桃李盛开,南来的燕子衔着泥土在木楼里筑巢,忙碌的人们穿行在田园上,牛背上的顽童唱着悠然的歌谣,山村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夏天,大地披着绿装,与蓝天连成一体,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只有潺潺流水,日夜不停地倾诉着,告诉人们那小桥流水的地方,是苗族美丽的家园。秋天,谷子成熟了,黄灿灿的稻穗亮闪闪地排列在田园上,丰收的喜悦随着白云飘在坡岭上,放开田水,捞来鲤鱼,打开糯饭,盛上甜酒,老老少少聚集在田头上野炊,“雅—呜、雅—呜”的喊酒声响彻云霄,欢乐的氛围连天仙也想下凡。冬天,一场大雪把山村染成洁白一片,在地冻天寒的季节,山村夜里透着桔红的灯光,木楼里传来深情的苗笛和嘎哈,冬季苗乡,温暖如春,爱情之花在悄悄地盛开。苗山并不神秘,神秘的是她远古的风情和甜蜜的爱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离开故乡。那是一个秋天的凌晨,鸡叫三遍,父亲挑着一个木箱和一只提桶,打着火把走在前头,我背着一个书包跟在后面,从故乡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三十里开外的荣地村才天亮,中午时分,走到马鞍底的古榕下吃中午,午饭是母亲用竹叶打包放在我书包里的酸菜糯米饭。父亲说,前面的路很远,晚饭还不知在哪里,咱们得留一半。饭没能吃饱,也不得休息,父子立即又出发了,走到四荣渡口时,太阳落山。父亲拉着我到王家借宿,听说是送儿到县城读书,主家甚为高兴,热情地款待,第二天早上还送了一个大包饭,这下乐坏了父亲。四荣渡口到县城28公里,因礼让车辆,直到傍晚,才来到学校报到。注册以后,父亲帮我铺好床,就离开学校。后来母亲告诉我,为了节省开支,父亲是连夜返回故乡的,赶一夜的路,累了饿了就吃剩下的那半包糯米饭。我无语,眼里满是泪水。那年我十五岁,父亲四十一岁。两天的行程,让我真正体会到苗家人上学不易,做人更难,于是读书更刻苦了。因为是打着火把离开故乡的,所以我静夜里梦见的故乡,常常是橘红色的,古老的村寨总是闪烁着橘红色的光芒。
丁丙兔年的寒假,我回到故乡。从江城带回的棉花糖和麻花糖,被母亲分成若干份,其中有一份叫我送到隔壁村一个姑娘家去。这姑娘和我一起上的小学、中学,同年的高考,被区内一所中专录取,学妇幼保健专业,村上的寨老说,她是改革开放后故乡考出来的第一朵金花。因为熟悉,也由于关山阻隔、几年不见,相处的心情自然也十分迫切,于是吃过晚饭,邀上同族兄弟,打着电筒,就一齐来到姑娘的木楼。因是农闲季节,苗族村寨有坐妹的习惯,村上的小伙比我们早到,他们坐在火塘边已开始对歌;我们悄悄地坐在后面,静观一切,遇到好歌时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对了一阵子,胆子大的小伙开始赖姑娘的手,赖了一回又一回,姑娘就是不答理,无奈,他们三三两两就离开,到别的木楼去对歌了。鸡叫时分,火塘边就剩下我们几个兄弟。这时,姑娘抬起头,望见是我们,先是一怔,接着柔声问: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回答说:傍晚时分到的。说完,把两包糖果递过去:这是给你母亲的。姑娘接了东西,进里屋去了。不一会,老母亲走出来,挨着我坐下,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摸摸双手,又摸摸头,最后笑眯眯地说:芋头仔长大了,真的长大了。说完,架起锅头,开始打油茶。那年代生活艰难,吃不饱穿不暖,挨饿又受冻,个子老不长,所以在老母亲眼里,我是长不大的芋头仔。对于这样一个又疼爱又怜惜的绰号,我一直心怀感激。这时,火塘对面的姑娘,在橘红火光映照下,脸庞是粉红的,有如三月的桃子,白里透红;身段是曼妙的,小巧玲珑,说不尽万种妖娆,画不出千般艳冶。我的心忽然像是闯进了一只兔子,毫无规律的跳动起来。多年以后,每当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想起老母亲那慈祥的笑脸和疼爱的话语,我的心依然怦怦地乱跳,那种特有的甜蜜迄今仍珍藏在深心里。
乙酉年秋天,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之际,应自治区环保厅领导的邀请,我回到故乡,参加全村通车典礼。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了高寒山区的扶贫力度,明确由自治区环保厅负责我家乡的对口帮扶工作。在五年的帮扶过程中,共筹集各类专项资金一千五百多万元,开通了通乡公路,硬化了通屯道路,架设了自来水,改善了防火条件,推广了高效农业,全村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那天晚上,苗族群众自发组织长桌宴,大家围着篝火,吹起苗族芦笙,跳起踩堂舞,用苗族特有的高山流水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已是81岁高龄的老母亲就坐在我身旁,手拿着领导任送来的大红包,兴高采烈地说:我活了八十来岁,第一次这么高兴,人民政府不仅分给我们田地,让我们当家做主,而且帮助我们修通了通乡、通屯公路,架设了自来水,指导我们种植高产作物,党永远是咱们苗家人的大救星。你们俩荣幸成为党的儿女,又是干部,一定要珍惜荣誉,多做善事,用成绩报答恩情。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那天晚上橘红篝火映照下飘扬的红旗、隆重的仪式、热烈的场面和老母亲亲切的话语,都一一珍藏在我的深心里,以至于我常常在梦中沿着那条公路回到故乡,参加那长长的苗家百家宴,并在分享高山流水的无穷乐趣中笑醒。
苗族是农耕民族,历史以来一直将耕读持家视为优良传统。人生在世,惟读书、耕田二事是极要紧者。书能读得透彻,则理明于心,做事自不冒昧矣;能够用力耕耘,则养赡有赖,俯仰无虑。为了读好书、耕好田,苗家人常常是早睡早起,从年头忙碌到年尾。从小受到这种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坚持每天凌晨三、四点开始阅读,到七点半以后才去上班。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在书房里安装了一盏橘红的台灯,坐在灯下读书,仿佛自已就置身于故乡木楼橘红的火塘边,这种异样的感觉,既温馨惬意又安然自得,读书的劲头更足了。我的阅读从《苗族简史》1《世界苗族迁徙史》2开始,到《融县志》《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3《苗荒小记》4《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6等。由于长期阅读,长期积累,我对故乡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对诸多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探索。在苗族作家梁彬的鼓励下,我参与了《苗族芦笙》7《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8《广西苗族新观察》9等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同时,在潘朝阳、吴玉富等壮族作家的帮助下,我在《三月三》《广西民族报》等刊物发表了系列赞美故乡、讴歌时代的散文。
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人的阅读范围和认知水平总是有限的,而故乡的建设与发展又迫切需要多领域、多方面的对策建议和工作意见。为此,我常常走出去,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向周民震10、黄格胜11、龙老太12、潘朝阳13、覃祥周14等名家,请教苗族文学创作方向及苗族影视事业发展路径、石上人家写生基地的保护和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政策、苗族芦笙广场舞的传承与发展、苗族地区双语创作的技巧与体会、大苗山山歌传唱及山歌文化发展等问题。每次采访结束,我便坐在橘红灯下,反复阅读和理解名家的讲话精神,忠实地整理和提炼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并经他们审定同意后发表在公开刊物上,期望这些真知卓见能够启迪故乡的人民,去创作新的文学作品,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创新传统文化制度的改革思路和管理方式。
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关心故乡、研究苗山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仅苗族传统自然崇拜15,苗族不成文法律—依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坡会16等文化活动吸引专家学者前来调查研究,而且自在民族向自为民族转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多元变一体等现象17也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双语作家潘朝阳在他的文学评论《从苗山喊到邕城:“雅—呜”》18一文中认为:达汉吉传播苗族文化、研究苗族发展、创作苗族文学,是从大苗山走出来的苗族学者、苗族作家18。其实,不论作家们怎样评论,读者们怎么认识,我依然是那个坐在橘红灯下阅读的苗家人,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像一盏橘红的灯火,照亮我的夜空,指引我的前程,使我行向故乡,心向人民,始终把讴歌欣欣向荣的苗山、赞美橘红温馨的故乡当作自已神圣的使命!
(作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1.《苗族简史》[M],编写组,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2.石朝江:《世界苗族迁徙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M],民族出报社,2009年7月版;
4.刘介《苗荒小记》[M],商务印书馆,1928年;
5.《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会编1987年6月;
6.《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M],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
7.吴承德、贾晔主编:《苗族芦笙》[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
8.吴承德、贾晔主编:《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
9.韦宏主编:《广西苗族新观察》[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10.《融水应大力发展民族影视文化——初访壮族作家周民震》,《广西民族报》2014年7月18日;
11.《一个画家和一座山的感情——访壮族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广西民族报》2014年7月4日第五版;
12.《太阳的追求——初访民族舞蹈家龙老太》,《苗族芦笙》[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
13.《潘朝阳和他的〈生日感动〉》,《广西民族报》2014年3月7日第六版;
14.《印象覃祥周》,《三月三》汉文版2020年4月24日
15.贾仲益:《“兀纽”崇拜与苗民生活》,《中国民族学纵横》,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
16.卢晓:《多民族区域文化共同体生成机制研究——以大苗山“芦笙坡会”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一期;
17.贾桢:《苗族农耕文化蕴涵的生存智慧
18.潘朝阳:《从苗山喊到邕城:“雅—呜”》,《三月三》2020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