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族传统银匠的工匠精神

(2021-03-15 10:51:41)
标签:

读书


千锤百炼铸银饰 永葆一颗工匠心 

本报记者 黄 云 通讯员 黄 诚
http://www.gxmzb.net/szb/res/1/1/2021-03/12/08/res01_attpic_brief.jpg
马贵兵正在进行绣球银饰作品加工。黄 云 摄
 

2021布依族、瑶族、侗族、水族、苗族纹样红包.jpg

近日,记者到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梦呜苗寨苗族非遗体验馆参观时,看到马贵兵正在忙碌地为游客介绍银饰产品,银饰产品已成为到融水旅游的游客喜爱购买的纪念品之一。

马贵兵是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坪村人,自幼跟随父辈走村串寨制作苗族银饰,17岁就能独自打制银饰,从此与银饰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秉承苗族传统银匠的工匠精神,用心传承制作银饰手艺,用一双巧手锻造无数精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的多个奖项,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他还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自治区劳动模范、家族第三代银饰制作传承人。如今,他已经把工作室从香粉乡雨卜苗寨搬到了位于县城不远的梦呜苗寨景区。

要把一件银饰做好、做精细,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外,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把银饰变成做工精巧、图案优美细腻的精品。守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是工匠做好一件精美银饰必备的条件。苗族银饰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将银子经过锤、剪、拔、拉以后,才能变成银丝,银丝制成银饰又要经过1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次捶打都凝聚马贵兵的心血,每一根银丝都经过马贵兵反复地打磨。一件件苗家银饰艺术精品的诞生,源于马贵兵认真细致的工作,更得益于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银饰锻造技艺的难度在于,焊接有时候做了一个星期就是焊得不好,要重新把它熔起来,重新再编起。”马贵兵介绍道。

“马贵兵这个人很有责任心,对事业、对家庭都很有责任感。我们一起做一件创新的作品,他总是做得非常投入、非常认真。有时候为了赶时间把顾客的作品做出来,他经常通宵达旦在工作室挑灯夜战。”马贵兵的妻子姚福萍介绍。

为了把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传承下去,马贵兵把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教室,曾经给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的学生免费培训银饰制作手艺,给游客前来体检银饰制作过程。马贵兵还被特聘为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柳州联合研发基地、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中心)专家。他还免费教授徒弟,鼓励徒弟能学好苗银制作技艺,传承发扬好苗族文化。

“我跟马师傅学习银饰锻造技艺已经有四年了,马师傅教我很细致、很认真,他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我。”马贵兵徒弟马彦彪说道。

马贵兵从事银饰制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做一件作品他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历经千锤百炼,他铸就了苗家人的“非遗”梦想,更以银丝万缕编织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通过多年的耕耘,马贵兵的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经有所成就,而对未来的发展,他充满着期待。“下一步 ,我要把我们传统的手工技艺,结合现代的技术,不断地创新,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不断地研发旅游产品,扩大销售面,增加就业岗位,让文化传承和带动就业增收实现同步进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马贵兵制作完成的《银手镯》《苗族头饰》《苗族银饰》《纯银编丝银手镯》等多件作品获得了市级、区级、国家级奖项。2019年,他的《银花丝绣球》荣获国家专利证书。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柳州工匠”、“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广西工匠”等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苗山工匠”。


苗族传统银匠的工匠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