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08-10-21 20:55:01)
标签:
初为人师教学教坛新秀上课教案校园 |
分类: 【教学记录】 |
学区小学教坛新秀第三轮(上课)比赛在塘下一小举行了,作为18位参赛语文老师中唯一一位男老师,今天早上,我开了第一炮。不知道这一炮够不够响。但我觉得已经尽力了,不管结果怎么样,这是一种锻炼,足够了。下面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直到凌晨一点才完工睡觉的),大家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在这里也要谢谢张老师的指导。
《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罗凤三小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参”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横跨”等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了解赵州桥坚固雄伟的特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流程预设:
一、看图导入,初识赵州桥。
(幻灯放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桥吗?
生:赵州桥
师:恩,真是独具慧眼啊。一眼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既然我们能一眼认出来,这也说明了这座桥和其他桥有不同的地方。课文中的作者啊,就说它是“世界闻名“的桥。那么,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这座桥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赵州桥》,看看这座作为我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又一个象征的古代大桥,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渐入状态,引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2.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初步理解,并且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生字(可查字典),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设计
减轻
美观
遥望
请小老师范读。
2.围绕“赵州桥
教师相机反馈板书“世界闻名、坚固、美观、历史遗产”
三、重点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赵州桥的坚固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什么?
生(预设):赵州桥的样子(外形)、作用、好处……
2.指导朗读2——4句
课件出示: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强调数字,在赵州桥之前,最长的桥也只有20多米)
请一位学生上去画。
教师点评:好的,差的相比,根据课文的句子来说,还差在哪里?(注意: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相机理解“拱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师:在这之前,有没有这样的设计呢?
生:没有
师:所以你觉得这样的设计怎么样?
生:是一种“创举”。
师:你还能给“创”再组个词吗?
生:创新、创造、首创……
师:对啊,赵州桥的设计也是如此啊。
4.师:这种设计,也就是没有桥墩。这样没有桥墩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既…又…”是一个关联词,我们如果把前后的内容换一下来读一读。
发现也可以,说明了这是一个表示并列的关联词。
5.师:是啊,所以能拥有这样一座雄伟的桥,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很自豪的。(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
6.师:这样的设计,我们现代的许多桥也运用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放印)
四、总结
1.师:这样的一座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生:一千三百多年
师:在这一千三百多年里,也许发生过很多次地震,也许发生过很多次洪水……它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但依然能完整地存留下来。从这“一千三百多年”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时间之久、桥很坚固……
师:是啊,赵州桥很坚固。所以很多桥也模仿了它的设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但赵州桥坚固而已吗?坚固是它的唯一特点吗?
课件出示: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怎样美观呢?好好想象一下,我们下节课来一起欣赏。
五、练习生字。(左右结构:部;上下结构:坚;独体字:爪)[由于时间不够,这个环节省略了。]
附: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智慧
历史遗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