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安全纯水电解水健康居家矿物质离子水微量元素饮水 |
分类: 相伴健康 |
目前,在水市场上还有一些商家的业务员,用电解棒试验来测试水质:他们用电解棒插入纯净水中,无任何反应,但用电解棒插入纳米水或者自来水中会呈黄色或黑色,电解水同样会出现此类现象。其实,这种用电解棒的电解法作为检验饮用水水质的依据是不科学的,极其荒谬的。
所谓“水电解”检验法只不过是某些纯净水、纯水机供应商为推销自己产品的障目之法。这种做极具有欺骗性,请大家认真关注,做好解释工作,揭开“真相”。
揭开这种骗局,首先要了解这些推销者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一种连接电源的电解棒,这些电解棒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为铁质、阴极为铝质。
它的电解实验是这样的。他们将阳极和阴极接上电源,分别插入两个盛有自来水的杯中,两分钟后,两个杯中自来水会同时泛泡。铁棒的杯中呈黑色,铝棒的杯中出现乳白色胶状物。将两杯电解后的水兑入另一个空杯中,立刻呈现黑色胶状混浊物。如果你在用一个市面上销售的矿泉水,按上述方法操作一遍,结果会完全一样,用纳米水水也一样。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阳极的铁失去电子变成二价亚铁离子,又进一步被氧化成三价铁沉淀;铝在阴极不参与反应,但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电解而生成氢气和OH—。水被电解后的颜色取决于生成的铁化合物的种类,如氯化亚铁2和硫酸亚铁是绿色,氢氧化铁、氯化铁和硫酸铁则是红棕色。电解反应速度的快慢与水样的电导率正相关。电解棒在导电后会与水中矿物质产生反应。阳极棒是铁质的,因此,铁金属会被解离到水中,与水中的电解质产生化学反应,铁是黑色的,因此,水中会呈现黑糊糊的物质。阴极棒是铝棒,铝是白色,因此,在放阴极棒的杯中会有白色的乳状物质沉淀,这也证明了这些物质是水中的电解质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与水质的好坏无关。
用纯水进行试验,则几乎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为什么呢?
因为自来水、矿泉水、纳米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电解质),有了电解质,电解棒才能在水中导电,因此,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因此才会出现泛泡和烧开的现象。而纯水由于滤掉了电解质,几乎不含导电物质,电解棒放入水中后不会导电,不发生化学反应,因而几乎不会产生有色物质沉淀的现象。但如果在纯水中加入食盐或者输液用盐水糖水,也会出现浮渣颜色的现象。
经检测,用该电解棒电解自来水两分钟后,水中铁的含量超过电解前40多倍,铝的含量超过10多倍,而且电解时间越长,铁、铝含量越高,这都说明这些金属离子是从电解棒上得来而不是水中固有的。
通电时,阳极棒(铁棒)上的金属会解离到水中,产生化学反应而会有黄色、绿色、红棕色、黑色等颜色变化,而颜色的差异主要因导电率不同以及铁棒的成分不同而有差别,并不表示出现何种颜色变化即与水质有关。
导电率会因水中物质比例、含量多少不同、电解时间不同、酸碱值不同等而受到影响。
水机净化后的水保留了水中应有的矿物质,而含有矿物质的水具有导电性,因而用电解棒电解时,净化水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既然电解棒试验不能作为衡量水质的标准,那么,什么才是衡量水质好坏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长寿地区,如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芬扎
针对这些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多次组织科学家们深入长寿地区去调查了解,经过最终整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好水的标准: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简言之:
1、无污染(不包含微泥、铁锈、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有害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
2、水中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呈离子态(钾、钙、钠、镁、锌、铁、缌等)
3、pH值呈弱碱性,能够中和人体内多余的酸素(7.45—9.5)
4、小分子团,渗透力强,溶解性好(5--7)
5、负电位,能够清除人体自由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