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2019-07-01 10:42:42)《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艺体组 张书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7课的教材,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三年级属于小学中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通过对上节课喜怒哀乐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人物的不同表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通过观看、游戏、制作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的创作夸张的脸,体会运用夸张手法把脸上某部分特征放大、缩小或变形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主题更突出。
二、教学目标
1.欣赏夸张的美术作品,知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研究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尝试用橡皮泥的基本技法制作夸张的脸,提高学生对人物头像特征的观察力及造型表现力。
3.体验橡皮泥造型的乐趣和夸张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 难点
重点:学习橡皮泥的基本技法,用橡皮泥的形式表现夸张的脸。
难点:能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夸张的橡皮泥造型表现。
四、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橡皮泥、彩色卡纸制作的夸张脸型及五官。
学生:橡皮泥、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展示课件,视频导入。(播放视频)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视频,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们觉得视频中人物的脸部表情怎么样啊?
师:非常棒,是不是觉得他的表情特别的夸张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夸张的脸。
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1.欣赏雕塑作品。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雕塑作品,说说它们的哪些部位进行了夸张?
(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嘴唇很厚,尤其是脖子上戴的项圈“淹没”了下颌和脖子,它的这些特点正好体现了非洲部落族人的特征。
(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雕塑:眼睛很大而且往外凸,鼻子很大,嘴巴很长很扁,耳朵很大像“招风耳”而且还有小孔。这是商代的作品,可以看出古代的艺术家就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了。
2.欣赏作品,总结夸张的表现方法。
师:今天有两位明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看看你们认识吗?先来看第一位明星(出示成龙的照片)
看一下成龙的五官哪些部位最有特点?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漫画形象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特点进行夸张的?
成龙的鼻子很大,作者把它画的更大,像这样的我们称它为扩大夸张。(同时粘贴板书—扩大夸张)
师:第二位明星登场看一下他的五官哪些部位最有特点?
再看看他的漫画形象作者怎样进行夸张的?
像这样小的地方画的更小,我们称它为缩小夸张。(同时粘贴板书—缩小夸张)
师:再来看这张图片,它和我们平时见的雕塑有什么不一样?生:嘴歪……
眼睛、嘴巴、下巴整张脸都发生了变形,像这样的我们称它为变形夸张。(同时粘贴板书—变形夸张)
师: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变形夸张都是夸张的表现方法(粘贴板书)不管是什么夸张都是对人物的特点进行夸张的。
这些特点可以是脸上的…(教师用手指五官,引导学生说出来)
生: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额头、颧骨、下巴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夸张脸部时,只要抓住脸上某部分的特点,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小游戏,夸张大比拼。
师: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小游戏怎么样?
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脸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我请两位同学上来,运用你刚才所学的表现方法,选择不同的五官拼贴到脸型上。
准备好了吗?音乐响开始,音乐停结束,开始。(学生进行比拼)
他们不仅合理运用了表现方法,而且很有创意,非常棒,掌声送给他们鼓励一下。
4.教师示范。
(三)实践阶段
1.师:想不想再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2.师:欣赏了这么多作品,想不想自己来创作一幅作品?别着急,我们先来看一下创作要求。(出示要求)
(1)下面小组之间讨论如何分工,分工要明确。
美术就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所以同学们在创作时不要有太多顾虑,要大胆的去创作,现在开始吧!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阶段
1.自评:每个小组派小组长上台展示,说说你们组的作品是怎样进行夸张的?(制作的想法和方法说出来)
2.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1)你们组的作品真有创意,如果在配色上再大胆一点效果会更棒!
(2)你们组的创意很不错,让老师眼前一亮,期待你们更精彩的作品!
(3)你们组的作品画面饱满、色彩丰富,注意五官的制作如果在精细点会更好!
(4)从你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们是用“心”在创作,非常棒!
(5)你们的作品造型大胆、色彩丰富,注意一下构图,继续努力!
(6)你们的作品很干净、很整洁,如果在创意上再大胆点就更好了,加油!
3.互评:现在同学们的作品全部展示在这里了,谁能来说一下,你认为这些作品中哪幅最好?好在哪里?你有什么建议要提吗?
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用自己的双手,运用夸张的表现方法,制作出一张张有趣儿、可爱的夸张的脸。
(五)拓展阶段
除了用彩泥的形式,课下我们还可以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夸张的脸,并出示各种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六)总结阶段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偶尔也可以夸张一下,相信你的世界会更精彩!
下课后提醒学生,同学们把你没用的废旧材料收拾好,保持桌面、地面的卫生干净!
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我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尝试运用彩泥进行头像的半立体造型。同时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彩泥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儿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师示范环节运用视频的形式边讲解边制作,既节省了时间又是学生清楚明白的了解创作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利用彩泥的特点,结合彩泥的制作方法来表现人物夸张的脸。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始终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体验。通过体验情境,游戏情境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变得更为轻松和活跃。同时在情境的创设下,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和积极。这可以从同学们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都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各样夸张的人物表情,在自主学习下,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