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伊索寓言》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曹蕾

分类: 语文教研组学习 |
《伊索寓言》课外阅读交流课教案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从寓言故事中明白各种道理。
2.通过讲故事、表演、谈感受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培养听、说、演等能力。
3.激发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讲故事、表演、谈感受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培养听、说、演等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狗、狐狸的头饰以及“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伊索寓言视频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你知道这些故事来自哪里吗?你知道寓言故事的特点吗?
寓言,是一种带有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拟人化,通过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伊索寓言》,去感受寓言的神奇魔力。(板书课题《伊索寓言》)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走进伊索寓言
(一)知识竞赛我会答
(出示“伊索寓言”知识竞赛题)
1.伊索寓言是(
2.寓言通过(
3.《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吃葡萄是因为(
4.《母鹿和狮子》中,母鹿为了躲避(
5.《伊索寓言》是古埃及民间流行的讽喻故事集。(
6.《伊索寓言》全部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7.《乌鸦和水罐》中,乌鸦最后用沙子喝上了水。(
8.《蚊子和狮子》中,蚊子最后被狮子打死了。(
9.《墨丘利和樵夫》中,墨丘利第一次捞到了(
10.北风和(
(二)寓言故事齐分享
1.老师从这个魔法袋子里提取了这几个故事题目(《农夫和蛇》、《狐狸和乌鸦》、《披着羊皮的狼》、《池塘边的鹿》、《熊和两个过路人》、《狮子和三头公牛》),请选择这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说说故事内容,你从中获得了什么道理。要求:当别人交流汇报时要注意倾听。
2.畅所欲言: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大家来分享。
学生讨论交流5分钟,请生汇报讨论成果。
(三)开动脑筋勤思考
故事一:狮子和老鼠
故事二:橄榄树和无花果树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汇报)
同学们,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反映生活经验和哲理,这就是小故事反映出来的大智慧。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神奇的魔力所在。
(四)演寓言说道理
1.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演一演《狐狸分肉》,说说其中的道理。
2.小组代表带着头饰演一演,小组评价。
感谢这一组的同学为我们精心表演的寓言剧(学生表演《狐狸分肉》)《狐狸分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说道理。(师奖励“智慧星”)
(五)拓展延伸
1.生总结一下寓言故事有哪些特点呢?
通过讲述故事去表达深刻的道理
大量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书中的主人公以动物和神话人物为主
(六)好书推荐
读完《伊索寓言》,大家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呢?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本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课后同学们可以按照老师刚才说过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三、教师小结
师总结:那么本节课的故事交流大会我们就结束了,老师设置的阅读关卡也没有难倒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同学们,阅读是无止尽的,老师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伴着书香快乐成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故事闯关的形式进行阅读交流,能有效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但是对于闯关的内容设计的较多,导致最后一关“寓言小剧场”,时间不足,没有让学生们充分表现出来,本关可以让学生们脱稿进行表演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