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校级赛课薛桂云《立体的截面》

分类: 数学教研组教研 |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34-35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参与切截几何体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的切截活动,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截面与几何体的奇妙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动过程,体会几何体截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能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好吃的 (出示火腿肠) ,
它可以看作什么体?如果这样切一刀, 会多出几个面?多出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像这样切出来的面叫作截面。
提问1:注意观察,这两个截面形状——相同,面积呢---相等
提问:如果把火腿肠沿着其他的方向切一刀,截面还是圆形的么?
2.揭示课题
那么,其他形状的物体的截面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形状呢?你们想知道么?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立体的截面》 (板书课题)
二、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34、35页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截面?
2.把一个火腿和正方体蛋糕横着切、竖着切、斜着切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3.想象一下当瓶子横着放、斜着放时,水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4.把一个圆锥体胡萝卜沿着高切割、横着切、竖着切截面又是什么形状呢?
5.通过刚刚的观察、想象、归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咱们比一比谁自学的效果好。
(自学4分钟)
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每两人选择一种几何体切一切。
(2)互相交流所选几何体,从什么位置切割,切割后可能是什么形状,然后再进行切割。
(3)组长将验证后,三种几何体截面的形状填在作业纸上。
学生分组动手切截课前准备的立体模型。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说出能截到多少个不同的截面。
指生展台展示不同的截面和切截的方法。
预设1:我们小组切火腿,横着切、竖着切、斜着切,截面分别是
预设2:我们小组切的是正方体蛋糕,横着切、竖着切、沿对角线切,截面分别是
预设3:我们小组切的是胡萝卜,从不同的角度切,截面的形状分别是
动画演示有关正方体的切截方式,让学生更系统直观的看到每一种截面的切截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能够截出的图形。
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去截一个几何体,所得到的截面就有可能不同
四、巩固规律
图 形 编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截 面 形 状 |
|
|
|
|
|
|
|
|
五、实践应用 课堂小结
2、一个圆柱形的木料,底面圆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1)把它截成3段,需要截几次?
(2)增加了几个圆的截面?
(3)表面积有什么变化?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学会了什么?
3、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知道了沿着物体不同的位置切下去,截面的形状会不同,而且还知道了截面的知识在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