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轮赛课:《主体与背景》教案——张曼玉

标签:
教育 |
分类: 艺体教研组教研 |
《主体与背景》教案
张曼玉
一、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拿出一幅画(一幅以长颈鹿为主题的画)让学生欣赏并提问:“在这幅画中主要画的是什么?”
学生:“长颈鹿”
师:“对,在一幅作品中着重表现的就是这幅作品的主体,在这幅作品中的主体就是长颈鹿,而对于后面的景物我们叫做什么呢?”
生:“背景”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主体与背景》。”
板书课题《主体与背景》。
2.出示学习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出示自学指导
欣赏图片,通过观察主体进行想象,如果让你给添加背景,你会添加什么呢?
4.出示图片(图一:主体小猫,背景白色。图二:主体小男孩,背景黑边框)
学生讨论并思考,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背景都可以是什么?“
5.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并说一说图片讲的什么内容。(第一组:主体是小猫,背景不同,分别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第二组:主体是小男孩,背景也不同,表现的不同意境。)
6.总结:同一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师:“背景相同,主体不同也有特殊的效果。“出示图片。
7.师:“接下来同学们来看一看黑板,除了一开始的图画以外还有一张单独的背景图片,我们来说一说他们的关系。“(背景1中的长颈鹿复制到背景2中,是主题相同背景不同;把背景1中的长颈鹿换成小男孩,是背景相同主体不同。)
8.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作画步骤。“学生回答,并出示作画步骤:1.先画主体物2.再画背景3.整理完成
9.出示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并给学生做范画,然后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剪纸准备好,用来当主体物,只需要在作业纸上画背景就可以。
10.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1.作业评价,让学生说一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评价总结。
12.出示课后拓展:我们也可用电脑来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今天在四年级一班上了《主体与背景》一课,我首先出示了几幅主体一样背景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感受。由此学生得知,主体相同背景不同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接着,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进一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我又出示了几张背景相同而主体不同的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作品,孩子们对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我又从主体与背景的大小关系及颜色关系方面进行讲解,使孩子们知道在画面上主体要大小合适,颜色和背景要区分开。
在加上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也对课题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和感受。我也对本节课进行范画出示,孩子们也有了动手作画的兴趣和直观的感受。
通过上述讲解,孩子们对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有了较深的理解,本节的作业完成的也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表现了出来,个别同学的作业十分优秀。但是结束课程有点仓促,我将会进一步的改正,吸取老师们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