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thomaniac
Anthomaniac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4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排列形式的探讨

(2009-03-13 15:43:57)
标签:

绕组

单层

交流电动机

首端

展开图

教育

  要:在《电机原理》或《电动机结构与维修》的课程中,毫无疑问地,无论对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电机绕组的结构形式是极其重要的。现行教材在讲到该部分内容时,总是指出:电机绕组的种类很多,这给学生们的感觉是:这部分的内容一定很复杂,从而降低学生们学好这部分内容的信心,而不利于教师教学。本人作为一个多次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在这里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电机绕组的结构形式可以认为只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即‘叠式’和‘波式’,而且最常用的形式还是‘叠式’。那么有人要问了:教材中讲的‘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以及‘单层绕组’‘双层绕组’,还有‘分数槽绕组’――――等等如此之多的结构形式是怎么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什么关系?本文就这个问题,重点说明: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的‘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是从绕组基本形式‘叠式’通过改变线圈边的联结方式而得到的,也就是说,交流电机单层绕组的‘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在本质上还是‘叠式’。对于双层绕组,由于不能改变线圈边的联结方式,一般仍采用‘叠式’这种绕组的基本形式————至于‘双层分数槽绕组形式’,其本质也是‘叠式’————本文对此不作多讲。

关键词:绕组形式     叠式    波式     链式    交叉链式     同心式    单层绕组     双层绕组

       电机绕组的种类有: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电机绕组的排列(或结构)形式有:叠式和波式,而常用‘叠式’。本文以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的排列为例,讨论‘叠式’和‘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之间的关系:即叠式是基本形式,其它形式(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是‘叠式’的转换形式而已――――这也就是教材上说:虽然单层链式(交叉链式,同心式)的绕组线圈不是整距的,但是其电磁性能确是整距绕组的原因。下面分别以三相四极24槽、三相四极36槽的单层绕组的交流电动机来说明‘叠式’和其它形式(链式等等)的关系。

一、 三相四极24槽交流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排列

一台三相四极交流异步电动机,24槽,单层绕组,试画其定子绕组展开图。

即:m=3,p=2,z=24,据此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极距:τ=z/(2p)=24/(2×2)=6(槽)

槽距角:а=p×360°/z=2×360°/24=30°

每极每相槽数:q=τ/m=6/3=2(槽)

节距y的选取:y的选取原则是:y≈τ,由于是单层绕组,故取y=τ=6,即为整距绕组,如下图示:即联结1-7,2-8,3-9……

相带划分:据每极每相槽数,槽距角划分相带如下图示———槽上画一条短横线的是第一相带,画两条短横线的是第二相带,画三条短横线的是第三相带。

注意:当把1号槽内导体作为第一相首端时,确定第二相首端的条件是:第二相首端距离第一相首端为120°电角度,第三相首端距第一相首端240°电角度。为了说明该问题,此处只画第一相的展开图,第二、第三相据‘各自相差120°电角度’便可画出。见下图:

 

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排列形式的探讨

 

 

上图1即是24槽单层叠式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第一相的展开图,当保证该相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也可联结为如下形式:

 

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排列形式的探讨

 

 

 

从上图1和图2可看出:单层链式是从单层叠式转换而来的,转换的目的是节省材料及便于绕制线圈。

二、 三相四极36槽交流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排列

一台三相四极交流异步电动机,36槽,单层绕组 ,试画其定子绕组展开图。

即:m=3,2p=4,z=36,据此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极距:τ=z/(2p)=36/4=9(槽),

槽距角:а=p×360°/z=2×360°/36=20°

每极每相槽数:q=τ/m=9/3=3

节距y的选取原则同上,采用整距绕组,即取y=τ=9,即把1号槽的线圈边与10号槽的线圈边联结,2号联结11号槽线圈边,依次联结:3-12,4-13,……。

相带划分:据每极每相槽数q及槽距角а划分各相带如下图示———槽上画一条短横线的为第一相,画两条短横线的是第二相,画三条短线的是第三相。

然后画出的单层叠式绕组展开图如下:为了清楚地说明该问题,仍然只画第一相绕组展开图,第二、第三相据‘首端各自相差120°电角度’即可画出,如下图:

 

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排列形式的探讨

 

 

 对图3所示的单层叠式绕组,在保证电流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可进行如下改接,如下图4所示:

 

交流电动机单层绕组排列形式的探讨

 

 

从上图3和图4可看出:单层交叉链式亦是又单层叠式转换而来的。

 

三、 关于单层同心式

此处只说明:单层同心式亦是从单层叠式转换来的,———即当每极每相槽数q=4时可采用单层同心式。

前述中,当每极每相槽数q=2时采用单层链式;当每极每相槽数q=3事采用单层交叉链式。

 

四、 关于双层绕组

双层绕组(包括双层分数槽绕组)基本上都采用叠式,只是双层绕组大都采用而且可以采用‘短距绕组’———从而做到‘省材’及改善电磁性能的目的。

 

通过探讨,可以看出:交流电(动)机———此处只讨论了三相电(动)机,实际上对单相电动机亦是如此———的定子绕组排列的基本形式是:叠式和波式,而叠式又是最普遍采用的排列形式。其它不同叫法的排列形式(单层链式,单层交叉链式,单层同心式等)只是‘基本形式’的转换。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着重讲解电机绕组排列的‘基本形式’,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时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再补充一点:直流电机的转子绕组排列的基本形式也是‘叠式’和‘波式’,而且‘叠式’也是较常用的排列形式.

 

 

2007-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