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企业瞒报利润的信息失真警示

(2006-11-12 19:45:38)
分类: 《华夏时报》社论版

房地产企业瞒报利润的信息失真警示

任孟山

日前,财政部发布的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通报了39家房地产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10日,财政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企业隐瞒利润情况非常严重,39家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2.22%,实际却达到26.79%,实际利润比账面利润翻了一倍,个别企业的利润率甚至高达57%。财政部监督检查局负责人表示,对涉及严重违法乱纪的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经济信息联播》1111日)

就这些被查企业瞒报利润的初衷而言,其主观动机可能主要是偷税漏税,但不能排除其制造虚假信息除误导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考虑,而且,实际上已经起到了这样的客观效果。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政策制定部门调控依据的基本原始数据之一,其真实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调控政策的力度高低。虽然没有充分证据说明房地产存在全行业隐瞒利润的情况,但这次检查结果揭示出来的问题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联系到此前沸沸扬扬的公布房屋建设成本的争执,现在似乎可以明白房地产企业坚决拒绝公开的部分缘由。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第三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情况,今年第三季度,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了5.5%,涨幅比上季度低0.2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则大幅回落1.8个百分点。短期趋势似乎表明房价涨幅放缓,但是,房价上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国务院所期待的目标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况且,其中是否也存在类似企业瞒报的数字问题应该进行查证,因为公布的房价趋势与民众的切身感受有相当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检查的39家企业,大都是接到举报或重点监控的针对性调查对象。这一方面表明数据本身存在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也提示政府部门不能等到有人举报才进行调查,而是需要在政策出台之前尽可能剔除影响数字失真的因素,唯有如此,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才能更符合社会实际,其调控结果才能更符合公众期待。否则,失真的房地产信息不仅会严重削弱调控政策的效力,也会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秩序的良性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