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华夏时报》社论版 |
赞同恢复收容制度是强者思维
任孟山
针对在广州街头被抢事件,钟南山院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治安状况严峻和目前没有有效管理无业游民直接相关,在收容制度存在的时候,尽管有不该收容的人被收容了,但一下子否定和废除收容制度,他有不同看法。钟南山院士呼吁收容游民的说法一出,引起网友激烈争议,各大网站迅速就此话题设立专题。截至记者发稿时,网站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的调查吸引了上万名网友点击投票,其中超过六成人表达了赞同的意见。(《信息时报》)
http://news.sohu.com/20060625/n243921982.shtml
收容制度对于公民权利的侵犯及其产生的社会流弊已经不需赘言,孙志刚事件已经用血的教训告诉了国人,正因如此,国家才最终决定废除延用了几十年的收容制度。那时,社会舆论对此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态度。但是,现在仅仅因为钟南山街头被抢并呼吁收容城市游民,很多人开始支持恢复收容制度,社会舆论似乎倒转了过来。相对于无业游民而言,钟南山院士和网上民众无疑是社会的强者。他们的想法清楚地暴露出藏于社会之中的强者思维方式:对街头流浪人员进行有罪推定,以重典威慑城市流民。
应该承认,与其他社会群体比较,城市流浪人员的犯罪率相对较高。但是,不能就此出发断定流民就是潜在的罪犯,从而利用粗暴的收容制度将他们加以收管和驱逐。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相对安宁,但是,没有谁拥有剥夺流民在城市里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和权利,他们也是这片国土之上的公民。他们衣衫褴褛,却依然怀揣梦想。不能因为部分城市流民的犯罪行为,就将全部流民逐出他们可能也曾作为民工贡献出血汗的城市。乱世重典的管理方式与现代文明相悖,收容制度得到的暂时安宁是以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而且,“重典”的非正义性也腐蚀着国家的合法性与公民的认同感。面对城市治安困局,依靠重罚不能治本,而恢复收容制度更是历史的倒退。对于流民这类弱势群体,制度设计应该关注的是完善救助机制,而非惩罚体系。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与自由。但是,表达内容的指向应该符合基本的文明准则,有影响力的公共人物更需要考虑社会影响。恢复收容制度的强者思维方式与社会管理模式,缺乏基本的人权思考,在社会分层相当明显的当下,只能加剧社会的断裂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