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电影 |
我几乎第一时间在电影院看了这个电影,很难得,我不死忠周星驰,也不死忠电影,就是一年没有看到开心的电影,指着周星驰降压,而且心里揣着一个使命,一同事想知道这个电影是不是可以带着3岁的孩子一起看。电影在一路欢笑中落幕,虽然有死忠派也获得开心,但是还是说这简直太不周星驰了,一点也不无厘头;有一家长对孩子说,你看这个片子多适合你看,多有教育意义呀!我就感叹,周星驰这一招厉害,在不太得罪自己已经吃定的观众群后,哗啦啦地把领地扩大,一副要通吃的样子!我对一记者说,这是香港电影人琢磨大陆市场琢磨最透的一部,定位最准的一个,简直“主旋律”,但是还很好看,这个值得大陆电影工作者好好学习。接着,我立马给那位同事留言,“《长江七号》全家一起看吧!”
这部电影的市场营销应该是让周星驰痛说家史,要特平静,特深情地那种,到处做各种通告,艺术人生呀,面对面呀,这种栏目一个也不能少!因为这个电影的根子就是那种普通市民家庭里的日常欲望,那种对基本道德的坚持的自我褒扬和鼓励,能扎在一堆善良百姓中,做出的基本戏剧冲突是这个片子的核,如果说周星驰这么善的一个核,还多少包裹着一些邪恶外表,这才是周星驰带来的香港市民情感宣泄的规律。调个个儿,再看大陆最有市民根的冯小刚,其实你就知道了,那是骨子里的“邪”,全包裹着蜜糖一样的正人君子的做派言谈,像《手机》。用一词叫“拧把”,刘震云说“拧把才有戏”,《手机》是口对心的拧把,但是把周星驰和冯小刚搁在一起,两个都是拧把,但是一个是正话反说,一个是反话正说,拧把才是我们的“现实主义”,把“拧把现实主义进行到底”。
《长江七号》有周星驰自个的脉络,无论是李小龙还是《功夫》,也有周星驰自己不怕恶搞的搞派作风,比如“大便”可以在银幕上乱飞,但是这次周星驰也真纯情了,把《功夫》里面的纯情梦段落给彻底放大了,那个彩条棒棒糖也保留到《长江七号》里面,那个美丽姑娘也一个视觉模子的延伸到《长江七号》里。你可以这么说,《长江七号》是《功夫》里纯情段落的放大版,而把《功夫》里的无厘头动作场面缩小到这部新作里面了,也就是你可以把这两部作品看成A/B版,一种人的两种HIGH点的两次不同方向的不侧重爆发。如果一起爆发呢?我想到这个就一哆嗦,那下一部只能魔幻功夫纯情故事大集合了,那这个就是口味超重的中国人的藤泽周平了,人家冲淡含蓄,咱们不行,咱们爱佐料,麻辣都不够,要爆炸感的麻辣,周星驰会不会搞一个,我们给一个等待期限呗,别一万年,他自己憋不住,我看再两年就可以。
如果,画兔斯基的王峁峁被发行公司找来画一堆“长江七号”的表情下载,我想我会和这家伙天天有的面见了。这狗,身体绿绿的胶质,脑袋有时候你侧面看,怎么恍惚有点见到《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的嘴脸的样子,这个东西不是可爱,是超可爱,它叫“长江七号”,你还别以为太扯了,它真叫这么一个没有表情的名字。这个狗狗要吃定年轻观众,那个教育观众的主题给其他观众,周星驰是一个“新新”导演,我想对于他还很多陌生的观众而言。但是,我想到他的聪明,就觉得有点不可爱了,妒忌害死人。
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