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快招生了,贴个写于2006-2-23的老东西

(2007-01-06 09:21:49)
分类: 有一搭没一搭的

2月末的一个中午,我走到学校,感觉学校清静多了,因为各个系科的本科招生都已经结束了。学校里面没有了一堆一堆的少男少女们的身影,也没有拉着各种旅行箱的父亲母亲们,只有各个发榜处的寥落纸痕。这时候望一眼校门外的土城遗址公园,想这种清冷才合得上“蓟门烟树”的旧景了。

现在每年招生的时候,学生数激增,且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严重失调的激增。让我等参与者感到触目惊心。诺小的校园被顿时塞暴,居然有外地老师手持小旗,一人领着400众学生,如大型旅行团一般开进学校。我对于那些奋勇到表演系的少男少女带着极大的包容,因为每年在出生新婴儿中,漂亮脸孔的比例大概是一定的,随着社会对于这些脸孔的消费和包装水准的提高,所以我很安心地面对着每年几千养眼的人突然出没于此。这种安然的心情,就像我每年不必期待着,这个校园的教学楼前的迎春花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春日吐出黄色小花一样。

而我最终还是不思议的模样。因为报考编剧专业的学生们也高速增长,我实在不敢想象这个背后的潜在推动力是什么?估计因为这个专业只需写字吧,所以没有画过画的、学过音乐的、摆弄过照相机和电脑软件的人,总是写过字的,再加之电影这个东西,本来就给很多人一种“没有养过猪,还没有看过猪跑”的亲近性,这样能在格子纸上爬行出一下文字的人,毫无心理障碍的都跑来试试。最近遇到一位台湾的编剧,他也在台湾的两间大学兼课,教的就是编剧。我问他的感受,他笑着说,“首先,要教学生怎么写字啦!”我想,幸亏我们入学考试相当的残酷,否则也要如此这般啦!

据可靠的信息整理,某些地方的中学一看学生文化成绩不好,就送入某种艺术班进行集训。这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几个影片,记几个故事,把对人的观察、对电影的体验统统放弃,将应试的策略全部寄托在套路和压题上。据说,在某些地方的艺术院校的老师,每年都因为这些强化班,使自己的收入也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告诉发展。如此这边的策略操作,最终是把艺术招生搞得表面繁花似锦,背后危机四伏。因为,这样造成艺术院线的招生工作成本提高很多,造成对真心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种莫名的压力和负担。

我回想着那些格子纸上的文字:孩子们即使在套路的支配下,还是让我看出他们绝大多少人的生活状况。他们想象的生活、情感大多是校园爱情的篇章,或者把整个社会都演绎得如同一个校园爱情剧。想起了,几年前和一位新生聊天,她说她不喜欢艺术电影,喜欢《流星花园》,说如果这样是不是我不会给她及格。我说,你可以喜欢《流星花园》,但是要知道这个专业只不过是培养编剧的,也就是看看能不能把你变成可以编写《流星花园》的人的,如果你是想过花园里的生活,那肯定是来错了地方。写童话的人,自己的生活一般都很苦难呀!

突然清冷的校园,那些少男少女们象流星雨一样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