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凉风起天末

(2011-09-06 19:34:40)
标签:

杂谈

 凉风起天末

 文\宋客

 

夏日炎炎到秋风骤起,不觉天秋好个凉,人事变迁忙。把最近的三个周末的日记排放出来,看下行迹,劣迹或有,乏善可陈,聊做博客更新,以报好友惦念:

 

第一周末

周六参加几个朋友AA制的聚会,都是同一批的年轻人。这事老早就说要聚,总是一再拖,前段时间我也公事忙,私事忙,懒散玩,老万就召集,终于完满的聚了一次,年轻人聚在一起,热闹好玩。中午喝点酒,下午他们搞其他活动,我就先撤了。醉醺醺在车站碰见一美女。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等车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车来各自散,省去三百行。

周日回家,爸妈哥嫂暂时还好。家里也还没到忙挖花生的时候。俺家小侄女茜茜越来越好玩,小丫头总是精神抖擞,一刻不停,对世事万物永远充满好奇,研究着周遭的种种。但是看似活泼,却有点胆小,看见虫子什么的,就吓得往后退或者哭,小淘气的那种。吃西瓜的时候,瓜水容易滴落在衣服上,奶奶告诉她:“头低着!”所以,一家子吃西瓜的时候,她就把头往前低得很夸张,小屁股翘得老高。这还不算,吃着吃着还不忘看下大家,一下子跑到坐着的爷爷身边,偏要顶着脚用手拍下爷爷的头,说“头低着!”然后跑去奶奶那,顶着脚用手拍下奶奶的头,说“头低着!”然后自己跑到中间又小屁股翘得老高,把头低得很夸张,吃着西瓜玩,你对她笑她就呵呵。

 

第二周末

周六在孝感匆忙中送走三位朋友,时间充裕,就约翘哥喝酒玩。这个暑假,就这样悄无声息凤凰涅槃。以前还有暑假。去年我的最后一个暑假,在小型的兵荒马乱中度过,貌似还去了一次。俺不像翘哥,如今是有老婆的人,没事就鄙视我值班的,他是闲云,会总没事就说睡觉睡觉,有老婆就是不一样,就喜欢早睡觉。天热,无处玩,就稀里糊涂去他丈母娘家玩。翘哥十一结婚,和汪老师成叶夫人矣,和睦幸福的家庭,难怪这小子死心踏地,大有“一与之齐终生不移”之慨也。

周日准备全镇开会材料。我们负责前序一切工作,下达通知也,准备材料也,布置会场也。晚上居然断网,就看书玩。看完昨天买的柏杨先生的《早起的虫儿》等三本书,文字看似好玩,却看多了容易腻,写书评影评吧,复述故事情节的居多,不好玩。看之前购买的周作人的《雨天的书》等三本书玩,也突觉得语言生涩,还没有以前的好玩。也许是看少了,逐渐看着看着或有可喜。听说牧木先生收集了一整套周作人的自编集子几十本,真佩服他的用心,做研究的人,还是让人羡慕。

 

第三个周末

周六学生来玩,他们是我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是最后一届。杨同学之善思、王同学之多敏,都显示出比较好的资质,开学了,祝福他们越走越好。Q上沈同学热情汇报自己新学校的近况,夏同学述说自己打工的纠结,俺还仗着为师的身份,各自鼓励他们一顿。

近中午,回家,家里忙采茶,花生也挖的差不多。之前每年九月一日开学前就在家帮挖一个周左右的花生,今年开始没有寒暑假,农活就免了,父母辛苦了。给哥哥拍照。

吃了午饭,径去孝昌,快件邮寄锦旗,这事本来这周前可以干完,但是周一开会忙,中间因为组织部突然来查远教,就一天陪他们去各村查看,晚上八点多才回。周二写会议材料,每有邮件,即有工作,偶尔就见那些邮件就紧张下。周三上午写远教整改报告,下午填表。周四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周五值班,不便外逃,晚上还和“依然”他们做“星空杂谈”的访谈。所以,就拖到今天才邮寄的。

喝茶会见周老师,周老师是个工作很认真的人,难免诸事突袭,便有不安。烈日炎炎,偶尔能在茶楼喝茶聊天,还是比较闲适,所以劝慰说,忙里一定得偷闲,忙事一件一件来干。见戴老师,周诗人和周夫人,喝酒,散步玩。小城故事多,傍晚多散步也是闲适一种,更是文化一种。和王聊,说小县城会人之尴尬,曾约伊人,临时逃走,盖以之先前会见其姐姐也,其实是另外一个同名的人,此为“小城故事多”外一章也。

鹰先生说分了分了,我说就分了呗。鹰先生曰:“死宋光头,尽说风凉话,俺是那种对情感洒脱的人吗?”我说那你把蛐蛐给我,我给她聊,为你唱赞歌证清白。鹰先生接着曰:“那不行,给你蛐蛐了,我是清白了,可你们就不清白了!”

周日坐车等车有时复杂,小地方上午车多,下午就寥寥,等得有时候事恼火,这次是自己骑车,自我表扬一下我的平民化。

看某女论男,好玩的情绪。

吃海棠,看《武侠》玩。“迅雷看看”上的电影排行榜里《武侠》终于出来了。俺偶尔无聊不知道在哪里看电影,就很下三滥的去“迅雷看看”看排行榜,他们出来了我就看,什么大片,什么抢先看,我都等着他们网上出来了都挂着我再看。《武侠》武之可见,侠者何也?金庸还是温瑞安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如今,为爱情想有个家也许就是侠吧。再说在关键时候也是为友为邻了一回。不过对情和法的讨论是另外一诛仙,还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月饼税,论法就得税,论情群众可睡不着。酷吏不变通,也是另一可怕极端。

去镇中聊天。各自家室,各自忙碌,繁华散尽之慨,不好玩了。

尘世纷扰,不堪其扰,却又不自觉在期间折腾。心高不守恒,心境难以平,七卦于小事,以一副看似梅瘦竹青的槛外人,指点周遭人事,爱和宽容就是利用和懦弱,对普通小百姓中那种五六十岁的老头,数钱还是那么执着就难以理解,那不是人事的纯青,一切作为和思想在新的人事中难以确定,因袭于就有的感情。如果把这些白纸黑字钉在座位的右边,若干年回忆后,断然不觉脸红,因为,这都是真实的。

胡乱翻看一下论坛和书。

最近捐款的事总遭质疑,中国慈善事业日渐尴尬。9月1日北京晨报载:长沙县一所乡村公办学校,学校统一在教室工资中扣除医院收去参加捐款。如果论及不好,泛泛之辈就会攻击教育教师,事实上,在农村教育系统里,很多农村教师都是无辜的。说到教师就想起社会热议的茅盾文学奖,虽然炮轰多,但对刘醒龙的《天行者》写农村代课教师之苦,环境之艰,我是感同身受,写出了那些“不明身份”的伟大的弱势群体的辛酸。俺支教时候学校有个年轻妈妈教师,教毕业班英语几年,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可突然某学期上面领导说不能留了,所有代课老师得清退出局了;去参加考试,和那些师范大学毕业的小后生竞争文化分数,当然力不从心,只好委屈中无奈的退隐江湖,梦想暂留箱底,而退隐后的工资,还拖欠一年半载才补发,苍茫剧终。因那点对农村教育的感受,因对底层教师的那点理解,因对刘醒龙的《天行者》的一点看法,所以,对茅盾文学奖,我想说的,对评奖公平性的质疑是允许的,对评奖程序规范化的要求是需要的,但别因评奖程序的不合而丧失去看作品本身,甄别作品的好坏,还是在我们读者自己去看了再定论。那些老牌作家作品,以我大学期间草草翻阅各自代表作的印象,觉得很有一些还是颇值一读的,比一些地方作家和青年作家功力深厚些的。

 

中午午休起来的时候,天阴,风拂,树叶簌簌。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