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归人
归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6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校功臣黄孟开

(2018-07-31 09:36:15)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分类: 人物

    这两校是指巢湖市黄山中学和巢湖二中。

巢湖市黄山中学于1899年建校,至今已近120年。学校从创办到1951年的半个多世纪里时而私立,时而公立,均为小学建制。直到1952年初,才正式升格为初中建制,至此,黄山中学便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办学时代,而这一转变,归功于我省教育先驱黄孟开先生。

黄孟开,字运昌,于1899年出生于肥东县石塘镇栗树村,恰与其后来工作的龙华寺学校诞生于同一年。他19岁便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在北师大学习期间,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遭到反动当局的通缉,1920年被迫离校。1924年再入北师大学习,1929年毕业。

30年代初期,黄孟开来到安徽省第一中学(安庆一中前身)任教,后来回到家乡合肥,在安徽省女子第六中学任教。1934年秋,女六中师范班(高中部)划出并单独设立安徽省立庐州师范学校,他便在省立庐州师范学校继续任教。抗战爆发后,黄先生和其他教员一道,在学校大力宣扬抗日救国的思想和开展妇女解放运动,使得后来部分师生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1938年黄孟开在安徽省第二临时中学(舒城中学前身)任教。

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他毅然放弃出国求学的机会,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任洛阳新闻处处长,为抗日运动奔走呼号。

 

19499月,在巢县人民政府彭醒梦县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拿出自己多年教书的积蓄,在柘皋北闸老街李鸿章家的仓房,创办了私立柘皋中学,为众多贫苦学生免费求学大开方便之门。1951年,黄先生将学校迁到黄山龙华寺,与巢县龙华寺完全小学合并,更名为皖北区私立巢县黄山初级中学,由黄孟开担任校长。巢县东黄山龙华寺学校,再一次迎来了一个高潮与辉煌,并从此开创了中学的办学历史。黄先生将半生学习与教学的知识、经验,运用到黄山中学的办学中来,将外面世界的新思想新理念带入这所学校,管理水平很快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尽管他担任校长不足两年,但为此后中学的教学管理储存了宝贵的财富,他是龙华学校中学办学的真正开创者。在此后近70年的时间里,龙华寺学校虽历经沧桑,但作为“黄山中学”的名称则一直沿用至今,“黄中人”会永远铭记他。

巢湖二中前身是1947年天主教会创办的私立皖光初级中学,校址在巢县北大街的原天主教堂(现在东风路小学内),创办时3个班,两个男班,一个女班,合计学生130余人,教师10来人。19529月,芜湖专署接管后,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更名为巢县初级中学。校址由北大街原天主教堂迁至夫子庙(原巢湖师范与简易师范旧址),位于卧牛山南麓,依山临河,为一座三进重檐的古宫殿式建筑。学校初创这五年的发展较为艰难,建制增加到7个班,学生300多人,教职工20多人。这一年下半年,私立巢县黄山初级中学又由龙华寺迁回柘皋镇,名称未改,校址在原巢县人民政府内,即现在的柘皋小学。

19537月,因巢县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奉芜湖专署令,私立黄山初级中学与公立巢县初级中学合并,黄孟开先生将私有的黄山初中的所有教学仪器、课桌椅等设备和图书资料及部分现金,全都无偿地捐献给了巢县初中。并校第一年,因校长空缺,黄孟开担任副校长并主持工作。两校合并,带来了巢县初中的大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建制达12个班,学生猛增至500多人,办学质量也突飞猛进,学校被芜湖行署定为地区重点初中,旋即又被省教育厅定为省重点初级中学。随后不久,改名为巢县二中、高中部开始招生……黄孟开的到来使二中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黄先生功不可没。

黄孟开先生捐资办学,为国育才,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敬佩、值得学习。他历尽艰辛,在江淮大地上创办了一所私立黄山初级中学,这在巢湖地区乃至全省也是不多见的。

解放后,他历任黄山初级中学校长,巢县初级中学副校长(一度主持工作),巢县第二中学教师,巢县人大代表,巢县政协委员等职。1993年因病逝世,享年94岁。黄孟开先生的一生,是为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工作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我省教育界办学的先驱。他的业绩将永载史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界墩
后一篇:户口情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