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为什么总有沙尘天气

(2008-03-18 13:03:54)
标签:

沙尘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有感而发
 

沙尘.jpg   今天,北京又出现了浮尘天气,令人讨厌。

   记得2003年没有沙尘暴,也几乎没有扬沙天气,于是好歌功颂德的人们便把功劳记在市政府下大力气绿化上。可是,如果绿化真的已在03年见了效果,那么此后应继续才对,然而,老天爷不争气,或说老天爷不长眼、不赏脸,这几年沙尘天气又频频光顾北京。

   其实,仅靠北京的努力是不能遏制沙尘暴的,仅靠我国的努力也是不够的。如果北京的西北部、中国的西北部的荒山都被树木覆盖着;如果北京的西北部、中国的西北部再没有裸露的土地,再没有沙漠;如果北京的西北部、中国的西北部(以上所说北京的西北部、中国的西北部均包括北京境外、中国境外的西北部)降雨量再大些……北京的扬沙天气即便得不到根治,也会有极大的改观。

   (北京)中国处在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西北岸,中国处在世界第一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侧,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特殊的气候条件。由于陆地与海洋吸热散热的不同,造成了两地的温差-尤其在冬季-及气压差。风,从何而来,风即是大规模的空气流动。那么是谁在给风下命令呢?是向东刮还是向西刮,是向南刮还是向北刮?是气压、气温。空气的流动方向是自气温低(气压高)处向气温高(气压低)处。冬春季,陆地的气温明显低于海洋(加之亚欧大陆处于高纬<日光斜射>,太平洋处于低纬-在赤道附近<日光直射>),所以大规模的空气自大陆内地(西北方向)向海洋(东南方向)呼啸而来,因此形成明显的季风。北京、中国在冬春季明显的是西北风多,风(从西北干旱地区来的风)多自然气候干燥;气候干燥,缺少降水条件,自然降水就少,降水少植物不宜存活,所以恶性循环导致植被被破坏(当然还有人为的因素),土地裸露,风大时自然携沙裹土。那么为什么沙尘暴也好,扬沙天气也好多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冬季?一是季节变换时,气温变化大,易形成温差、压差,导致风的形成,更因为冬天土地封冻,而春季天气转暖,封冻的土地解化,才容易被风携走沙尘。

   美洲也不小,但它东西两侧都是大海,东侧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美加边界处又有五大湖,内陆水系丰富,所以形不成太大的温差、压差,加之水系丰富,空气湿润,降水多,利于植物生长,植被好,故而即使有风也带不走太多的土、沙。我想美加中部地区可能冬春季也会有分别刮向东(大西洋)和向西(太平洋)的风的。

如果说绿化-北京的西北方向的绿化对减少扬尘有一定作用的话,(除了减少裸露的土地)那只是增加一个屏障,起到降低风速、阻隔一部分沙尘及临近北京的地表减少被风刮起来的土而已,不可盲目夸大。

   不可否认,绿化-植树、种草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包括还要在多方面着手,比如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选择放牧品种(据说有一个外商很看重中国的山羊绒,同相关部门签订了大订单,我们还沾沾自喜,为我们的产品在世界上有竞争力而骄傲。殊不知,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据说山羊吃草是连根拔的,因此国外许多国家都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而限养甚至禁养山羊)等等。

   此外,像有个笑话所说,要是能将喜马拉雅山炸开,将印度洋的水引入亚欧大陆腹地,或是像在电脑文字处理软件中移动字符串那样方便将喜马拉雅山脉移到中国西北边界处,或是在西伯利亚挖个地中海,相信中国、北京的沙尘天气会有极大改善。华中华南地区少受沙尘暴影响,横亘在华中地区的秦岭山脉功不可没。

 

   此文是若干年前写的,2006年4月中旬,北京又接连出现浮尘天气了,便将文章稍加修改上传至开辟不久的个人博客上。

   近来有一段时间没上传新文了,今天看到灰暗的天空,我便将这篇文字重新上传。

 

   题图照片是我2008年3月18日17:30拍于北京东三环国贸桥上(此时沙尘已比上午好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