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还能持续多久?
(2022-04-30 14:47:40)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高油价还能持续多久?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个月有余,何时结束目前尚未知晓,人们也似乎难以预料。
这次俄乌之间或俄欧、俄美之间的巨大冲突,可以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发生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其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均十分严重,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当然还需要观察,但基本可以结论,其影响绝对不容乐观和忽视。
从现实影响来看,普遍受到关注的是国际油价高涨,油气市场随着俄乌、欧美政治家的行为而表现剧烈震荡,人的行为失常,油气市场也跟着失常了,这就是现实客观存在,恐怕没有哪个正常的国家、正常的善良人愿意看到这个局面。
如此局面还能持续多久?油价何时回归常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因为油价与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
一、油气价格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油气,也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两者与煤炭加在一起,被称为化石能源,主要成分在化学领域均是碳氢化合物,也就是说,其元素构成都包括碳元素和氢元素,当然作为混合物,其中也存在众多其他元素。
之所以将油气和煤炭称为化石能源,原因在于其形成于古生物,包括古植物和古动物,也就是说,化石能源就是古生物化石。
正因为化石能源来源于生物质,因此在用途上便包括两种:一是可以燃烧,进而可以作为能源;二是可以转化,作为化工原料。
油气作为能源,可以加工成燃料,作为动力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如陆上交通(汽油、柴油)、水路交通(柴油、燃料油)和空中运输(航空煤油),也可以用于发电厂(如天然气、柴油、燃料油)和农业灌溉(如柴油发电机)等。
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生产化工行业最基本原料乙烯,而乙烯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人工合成化工原料,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可以继续加工和转化,生产成千上万种化工产品,形成一个十分庞大、复杂、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就像一颗参天大树一样,不断分支、扩散、延伸,直接进入各个产业,包括纺织产业(如服装中存在合成纤维)、汽车制造产业(如汽车车身材料、表面喷漆、机器润滑油、轮胎等)、建筑业(如建筑材料、家装材料)、农业(如化肥、农药等)、食品行业(如食用油精制、食品添加剂等)等等。
由此可见,油气价格上涨可以推高物流成本,也可以经过价格传导提高各个产业的运行成本,由生产价格指数(PPI)上涨逐渐传导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也就是说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进而导致消费者承担成本上升的压力。
二、哪些因素影响油气价格?
由于油气资源具有多重属性,比如战略属性、商业属性和金融属性,因此影响油价的因素十分多元而复杂。
从战略属性看,许多国家都将油气作为战略资源,因此才会存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资源国往往将油气资源作为武器来使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便是成分利用了油气这一属性。
从商业属性看,油气也是一般商品,当然也与市场规律,尤其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基本法则有关。
从金融属性看,油气产业与金融市场高度融合,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油气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交易价格成为主导力量,大量的金融机构介入油气期货市场,还有在国际油气贸易体系中形成的庞大的石油美元体系等等。
正因为油气具有上述三大属性,因此影响影响油气价格的因素便变得十分多元和复杂,概括而言,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影响因素。
一是经济因素,比如全球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油气市场供求关系、油气资源后备潜力、油气国家储备、油气商业库存、油气替代能源发展、能效和节能措施等等。
二是金融因素,如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洲、中国等央行的货币政策,包括货币发行规模宽松或收紧、主要货币如美元汇率变化、金融资本在油气期货市场的炒作等等。
三是重大突发事件,如重大能源地缘政治事件和重大经济社会突发事件等,如能源相关地区的动荡、战争、冲突、罢工、政权更迭、资源国政策突变以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等。
因此,判断油气价格走势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每个机构或个人说其可以准确预测油气价格,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未来油气价格趋势预判
此次油价飙升,除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推动以外,关键原因是俄乌冲突造成的一种重大地缘政治溢价,也是一次重大能源地缘政治恶化的产物,总体而言,油气价格演变如此,与所谓的市场经济规律关联性极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法则基本失灵。
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俄乌冲突,就没有目前的高油价,如果说目前百元以上的油价成为常态,那么这种结论肯定不准确,或者说,这种判断已经远远超出基本常识。
我从来都不敢妄言油气价格预测,也不想“豪赌”油气价格,至于判断未来油气价格走势,我认为主要应该观察如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俄乌之间这场冲突时间究竟持续多久,时间长短是关键,俄乌之间和平协议是否能够签署,美欧政策究竟如何演变,是否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这场冲突是否变成长期化的战争。如果冲突早日落幕,相信油气价格将快速回落。
二是欧美是否继续加码对俄罗斯实施更加严厉的能源制裁,制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目前来看,制裁效果肯定存在,但制裁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某些欧洲国家来说,可能不仅仅自损八百,可能是自损超过一千。如此说来,我认为制裁可能变成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姿态,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博弈强烈,但关键是哪一方能够拥有耐力、信息和韧性,鹿死随手,恐怕需要继续观察。
三是美国与伊朗之间是否达成协议,是否重回“伊核”协议正轨,双方目前还在持续博弈,但我认为相互妥协而达成协议是大概率事件,客观上美国需要接触对伊制裁以换取伊朗增大油气供给。
四是OPEC限产配额是否调整放松,这是影响国际油气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OPEC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是否听命于美国,还是一个未知数。另外,OPEC剩余石油产能也有限,再加上OPEC内部不团结已经是常态,达成新的协议需要艰苦努力。非OPEC产油国是否配合OPEC,也是难以预料。如果OPEC或OPEC+机制达成增产协议,油价可能会明显下降。
五是美欧货币政策是否调整,是否收紧货币投放。我个人认为,美联储货币收紧基本没有悬念,其他经济体后续如何跟进,根据力度和步伐需要观察。不过,总体来看,美元收紧导致美元升值,间接会影响油价上涨势头,至少可以抑制油价进一步上涨。
六是全球疫情趋势和经济复苏进程。总体来看,疫情将逐渐趋缓,进而导致经济社会活动逐渐常态,油气消费需求将逐步回复正常,对油气价格构成提升空间和动力。
因此,我个人判断,未来油价还将持续震荡,剧烈波动将是常态,全年油价可能在80美元-100美元之间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