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油气产业发展
当前,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再加上美国过度透支美元信用、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和以美元-石油计价机制为基础的美元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全球金融出现动荡,大部分经济体均出现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对全球油气产业发展既有现实影响,同时也将具有深远影响。
一、油气投资紧缩,投资活动更加谨慎
1、非常规油气投资紧缩明显。开发成本高昂与油价跌落使非常规油气开发项目盈利性成为突出问题,投资越来越谨慎,融资门槛随之抬高,迫使众多公司不得不对项目可行性进行重新审视。
2、海上高成本油气开发面临投资紧缩局面。原油价格暴跌和开发成本上升,使许多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可能会无限期被推迟,因为这些油气开发项目在当前已不再具备经济可行性。另外,信贷紧缩大大增加了海上尤其是深水油气项目的融资难度。
3、主要油气公司谨慎评估和推迟投资。世界上主要的油气公司纷纷对一些长期项目进行评估,过去一些项目是基于较高油价进行估价,而现在必须重新思考和评估油价走势。
4、炼油产业投资更加谨慎。目前,炼油业前景不容乐观,随着国际油价高涨期间启动的众多新炼油厂相继建成投产,全球炼油能力目前已经出现严重过剩局面,这种过剩意味着炼油利润有持续走低的可能。
二、对世界油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欧佩克整体的影响力持续减弱。为降低影响,抑制不断下滑的油价,欧佩克决定继续限产保价,但直到目前并没有改变油价低迷态势。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消费需求下降,石油减产对油价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也可能加剧金融市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市场不确定性依然持续。预计,欧佩克将继续加强与非欧佩克产油出国合作,否则其石油减产的效果将被非欧佩克的反向操作所对冲,无法达到与其效果。另外,欧佩克将加强与石油消费国合作,寻求合理价格区间。
2、产油国的政治影响力已经逐渐失去。前些年,一些产油国以能源为筹码,通过争夺能源市场份额来扩大影响力,从来实现本国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关系紧张,为了防止石油输出对美国过度依赖,委内瑞拉开始寻求新的石油消费市场,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俄罗斯依靠其能源强国战略,加强能源外交,把能源促进国家经济复苏、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地缘政治影响、改善国际政治环境的重要依托,不断挑战美国在中亚的势力,不断扩大其在世界的影响力。目前,这些产油国经济状况困难重重,油价暴跌使得这些国家在前几年已经扩大了的各项经济和社会支出捉襟见肘,国家地位和国际话语权也随之跌落。
3、新兴工业化国家仍然引领油气需求增长。目前,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油气需求不断减弱。而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崛起,打破了有史以来西方国家独占油气资源的局面,成为油气需求的新增长点。预计未来几年中,对油气的最大需求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将彻底改变以美欧为主要需求源的局面。
4、石油-美元作支撑的生产—消费链条将有可能被打断。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在如何以稳定价格并获取可靠能源方面就存在两条思路:一条是美国所奉行的通过集体行动和谈判来协调供需以稳定石油价格;一条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寻找替代能源和发展节能技术。“石油-美元”让美国思路成为一条即期看成本更低也更可靠的道路,为此后“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所决定的东亚式生产链条”提供了条件。金融危机本质是美国过度消费和新兴经济体生产过剩造成的全球经济失衡,其背后有两条切合得非常紧密的复合链条:其一是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所决定的东亚式生产链条,其二是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支撑的美国式消费链条。因此,以石油-美元作支撑的生产—消费链条是不可持续的。
5、油气的计价机制可能向多元化发展。石油-美元是链接能源的供给和消费的计价机制,美元价格(汇率)变动就会影响油价,美国货币政策通过美元汇率直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降低和美元的持续走弱,世界迫切需要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从长远来看,美元作为国际能源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持,但是其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严峻,主导地位将越来越脆弱。
三、中国油气公司如何应对
应对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和未来能源转型趋势,中国油气公司应大力加强与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的互利双赢合作,其中在炼油产业发展上积极寻求稳定的石油资源;加强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互利双赢合作,尤其是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进行合作;关注并积极参与非常规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加快由单一油气公司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转化;积极扩大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和拓展物流渠道,积极建设和完善石油商业储备体系,增强市场应变和反应能力;向经营环节要效益,向节能降耗要效益,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