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能源公司转型将会是大势所趋
董秀成/中国石油报/2020年/12月/25日/第004版
目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能源转型的浪潮,和兴是能源结构调整,逐渐由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控制地球温度上升,避免人类气候灾难,真可谓气势恢宏、浩浩荡荡,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陆续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也于今年宣布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从2020年到2060年这40年间,中国的碳排放要从每年的160亿吨降低到几乎不排放,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民生福祉等挑战都将十分巨大。
当然,碳中和不是绝对的零排放,预计我国将来相当长时期内都将还有碳排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技术以及和国际碳交易等方式,整体上形成“零排放”数据,这就是碳中和的基本涵义。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并且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如果我国2030 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那么能源总量也需要相应地达到峰值,而且能源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否则这个目标就很难实现。现在对中国来说煤炭的使用依然占比很高。“十三五”期间我国致力于降低煤炭的消耗,稳定石油产量,增加天然气产量,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这个基调是确定的。
我国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要降低对煤炭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应该控制石油消耗,增加天然气使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8 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45.3%。用天然气发电可以解决低碳问题,但成本较高,因此预计其他非化石能源需要占比显著提高。我国对石油进口需求量大,主张控油的措施就是鼓励设定消耗的天花板,降低煤炭使用,稳定油品消耗,控制消费峰值。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过剩的炼油能力。
对于能源公司来说油品销售领域加油站业务需要转型,包括进军新能源领域,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往多方向努力,必须顺势而为,绝不可以逆势而动,比如说加油站除了传统的加油业务,可以转型做综合性服务,大举进军非油业务,利用现有设施拓展经营空间。
纵观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的大型中央企业并不缺少人才,而缺乏的是高效的体制和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当然也比较缺乏自我革命、自主创新的能力。民营企业的优势是市场化体制机制灵活,如果双方进行融合借鉴,综合实力就可以得到提升。
能源转型不仅仅是能源结构调整,其中也包括能源企业转型。企业转型核心问题是创新,而创新驱动力来自于市场化的改革。比如说风能太阳能的快速发展不是单纯来源于国家部委的规划,而是得力于强大的市场化机制和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
面对未来能源转型的大趋势,能源企业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只有转型才能生存和发展,故步自封没有出路。能源公司需要转变观念,尤其是要建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观念,经营的目的就是盈利,因此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业务范围等诸多方面全面调整,油气企业“死抱”传统业务肯定没有未来,需要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需要发展新业态、新业务、新营销。比如,加油站转型可以往更高的层次发展,除了现在的加油业务,将来加气、充电等综合化业务都将快速发展,为未来布局,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实现合理取舍。
另外,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主流,能源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将数字经济与自身传统业务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全新的数字油田、数字炼化、数字营销等业态,以适应未来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大环境。
大趋势、大变革、大环境、大变局,这些前所未有的格局和形势不容能源公司半点含糊或者刻意忽视,可以预见,未来能源行业还将继续发展,但是竞争将更加激烈,按照目前的趋势,整个行业已经进入大洗牌时期,能源公司转型将无法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