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销售企业需要做哪些调整?优化流程创新商业模式
(2020-07-15 07:55:43)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油品销售企业需要做哪些调整?优化流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董秀成
2020年7月10日/中国石油报
目前,从政策层面来说,对油品销售企业的利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继续加大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黑加油站的整治。这些持续性政策有利于优化市场,让市场更加公平。近期,商务部牵头制订的《关于促进石油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泛关注,明确提出加强成品油市场整治,重点针对违法违规的黑加油站等。
第二,是“地板价”政策。这并不是新政策,但在近期发挥了作用,对成品油市场,特别是流通行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政策。
第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会促进成品油消费上升。此外,行业也向国家呼吁,提出在特殊时期,制定减税措施,建议在增值税方面给予减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也是危中有机。危机与机遇相伴,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催生动力,也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
首先,成品油销售企业长期以来都在号召降本增效,但是在以往盈利的情况下,动力不足。压力增加,降本增效的力度就会更大,建议加强员工管理,提升薪资待遇与绩效考核、年终奖评定的相关性。此外,除了压缩成本外,还有让省、市销售公司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允许分公司灵活营销,增加最接近市场主体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市场的竞争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手段参与竞争,保持市场份额。
其次,国企和民营企业在非油业务都有巨大潜力和空间有待发挥,仍需拿出足够的力量发展非油业务。这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备,包括管理和发展方向的倾斜。各个销售公司也需要足够的投入,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资金投入。
再次,是商业模式的改革。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流程压减和缩短。传统商业模式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从炼油厂到销售公司,从省公司、市公司,再到加油站。从商业模式的流程上来说,要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比如尝试从炼油厂到加油站或者炼油厂到配送中心,一个省内设计多个大型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加油站进行配送,优化物流系统,降低中间费用。
最后,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现在有的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从消费端出发,将互联网和支付系统结合,让客户通过渠道加油获得优惠,同时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销售企业也可以搭建这种系统,让客户进行选择,获得优惠,进一步提高销量。不同于互联网产品的消费端设计,我们可以从供给端开始,这也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进行商业模式的改革,效果可能会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