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石油“大撤退”
2020-05-20/能源杂志
文/王勇
新一轮“石油危机”缘起
油价暴跌,金融动荡,经济衰退,需求锐减,新一轮石油危机已经来了。
2020年的开启方式不同寻常,在过往的四个月时间,全世界都在见证历史。疫情全球性爆发,原油价格闪崩,能源大国的恩怨情仇集中演绎,一只只“黑天鹅”扇起翅膀汇聚成席卷全球的风暴。
国际能源署(IEA)4月石油市场报告指出,全球数十亿人正在经受着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健康危机,全球经济承受着自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企业破产,失业激增。“即使下半年放宽旅行限制,我们仍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每天减少930万桶,这将抹平近十年的增量。”
作为原油市场的风向标,布伦特与WTI自2020开年以来“跌跌不休”,WTI原油期货价格甚至出现负油价的历史性现象,布伦特也在经历16美元/桶的低价位。
“油价暴跌,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尽管不确定能否定义为大萧条,但综合以上情况来考虑已经是一轮石油危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告诉记者。
新一轮“石油危机”如何酝酿而成?背后究竟是地缘政治博弈的主导,还是供需失衡的压迫?谁能成为这轮危机中的受益者?
减产阴谋or阳谋
能源和国际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石油既是金融和实物商品,又是政治博弈的工具。从历年国际油价的波动看,大国博弈是石油市场动荡的直接推手。
油价真正的崩盘始于2020年3月5日OPEC+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OPEC会议提出在现有减产基础上增加150万桶/天的减产额度,其中欧佩克国家减产100万桶/日,以俄罗斯为主的非欧佩克减产50万桶/日,并将协议延长至2020年底。但由于俄罗斯的拒绝,这项为期三年的减产协议以失败告终。会后,OPEC决定取消对其自身产量的所有限制。
减产协议告败的结果在石油市场上快速反应,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22.25%,报35.20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