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油价与全球性经济危机
凤凰网财经近日独家专访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董秀成,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一夜暴“负”的现象,董秀成直言是“令人震撼的大事件”;他表示,此次油价跌至负数其实是近期油价暴跌的延续,充分反映了美国油气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情况。“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美国人的出行主要依靠汽车和飞机,而疫情形势严峻,导致各地封城,经济活动停摆,石油消费断崖式下滑,库存积压严重,库存费用暴涨,一旦手中拥有原油,那么保有成本十分巨大。”
原油市场连续两日崩跌,即将到底交付的原油现货成为交易商之间“烫手山芋”一般的存在,这番光景也折射出了市场对全球经济运行的深层次担忧。董秀成坦言,此次油价暴跌预示着投资人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看好,信心严重不足或极度悲观,甚至担忧全球经济可能由衰退逐渐走向萧条,担心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重演;他指出,油价暴跌其实意味着期货市场中“部分金融资本的剧烈损失”或“金融资产的蒸发”,肯定会加剧资本市场的动荡。”
“油价暴跌引发以巨额资本市场为后盾的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崩盘,大量页岩油气企业可能会因巨额债务到期而无力偿还,导致企业资金链的严重断裂,进而直接冲击资本市场。”董秀成表示,“油价暴跌可能让石油资源国如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财政出现危机,使得这些资源国可能出售石油美元资产,让庞大的石油美元回流到本国,进而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发生危机。”
美国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的严峻形势显然也引起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烈关注。在当地时间4月20日的发布会上,特朗普就直言将考虑购买7500万桶原油用于该国战略储备,把储备库存“买满”,并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考虑停止从沙特阿拉伯向美国输送石油;同时他也声称油价下跌是“短期的紧缩”,主要是一种金融现象,“很多人被发现”做空,当前正是购买原油的大好时机。
那么“买买买”的做法是否明智?董秀成告诉凤凰网财经,特朗普表面上关心美国的油气产业,其实最关心的是页岩油气产业背后庞大的资本,因为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加剧美国资本市场的动荡,影响其大选连任的目标。“目前,OPEC+减产协议已经达成,但是油价尚未稳住,因此特朗普关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便很有可能采取其他措施,如通过增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在市场上大量购买石油,平抑市场供求关系,这当然需要国会批准增加政府预算才可以实施。”董秀成说道,
“另外还可能考虑减少原油进口,比如加征进口关税或直接规定停止进口沙特原油等政策的实施;也有可能考虑鼓励美国油气生产州比如德克萨斯州等通过地方立法实施原油减产配额政策,不过这种做法与美国长期奉行的市场法则背道而驰,做起来可能十分不易。”
此次油价下跌无疑痛击了美国页岩油气产业,是否有可能促成未来沙特、俄罗斯和美国三方力量的联手行动?董秀成表示,沙特、俄罗斯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三大产油国,产量规模大体相当,如果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稳定市场,那么就有很大的把握控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但他也指出,美国与沙特、俄罗斯治理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信奉市场竞争原则,其原油生产的“机动”性不属于政府而是市场,如果发生减产行为也是企业自主的市场经营行为;沙特和俄罗斯可以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制定减产计划和配额,他们的原油生产“机动性”来自于政府而不是市场。
凤凰网财经:“负油价”在您看来意味着什么?这一标志性事件折射出了全球原油市场哪些不容忽视的现状?
董秀成:“负油价”事件本身是在当前全球疫情严峻形势下的一种特殊产物,尤其是美国目前经济停摆,油气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出现这样奇特的价格现象可能并不令人感到十分意外。WTI原油期货价格主要反映美国市场的供求关系,这次奇特价格事件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全球油气市场都与美国一样,或者说,我们不能将这一极端事件看成是全球油气市场的全面反映,“以点带面”的思维不可取。
但是,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全球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确实已经非常严峻,消费因疫情蔓延而快速下滑,如果时间持续更长,那么油气市场形势将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无论是油气资源国还是油气消费国,这种油价形势其实都不是利好,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凤凰网财经:“负油价”是否标志着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显现?原油期货暴跌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资本市场?
董秀成:油价与资本市场一样,一直都是经济晴雨表,其变化反映经济形势变化趋势,这是客观事实。这次油价暴跌预示着投资人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看好,信心严重不足或极度悲观,甚至担忧全球经济可能由衰退逐渐走向萧条,担心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重演。
另外,原油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油价暴跌本身也是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的表现之一。油价暴跌,其实意味在期货市场中的部分金融资本的剧烈损失,或者金融资产的蒸发,当然会加剧资本市场的动荡。另外,油价暴跌引发以巨额资本市场为后盾的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崩盘,大量页岩油气企业可能会因巨额债务到期而无力偿还,导致企业资金链的严重断裂,进而直接冲击资本市场。还有,油价暴跌可能让石油资源国如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财政出现危机,使得这些资源国可能出售石油美元资产,让庞大的石油美元回流到本国,进而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发生危机。
凤凰网财经:针对此次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油价的下跌将是非常短期的,现在是购买原油的大好时机,希望美国国会能给予支持;同时也正在研究将至多7500万桶石油纳入战略石油储备,将考虑有关停止进口沙特石油的意见。您怎么看这种做法?
董秀成:特朗普这次十分关注国际油价,这与历史上各届总统存在明显差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美国政府对国际油价采取放任的态度,甚至对OPEC这种通过限产维持油价稳定的组织恨之入骨,认为这种直接行政干预油气市场的行为违背市场经济规则,是不可以接受的,甚至多次在外交上对OPEC实施压力,试图希望这个组织能够尽快解体。自油价暴跌以来,特朗普便十分关注,他表面上关心美国的油气产业,其实他最关心的是页岩油气产业背后庞大的资本,担心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加剧美国资本市场的动荡,影响其大选连任的目标。因此,特朗普总统与普京和沙特国王通电话,直接介入油价事宜,希望OPEC+减产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希望能够尽快稳住油价。
目前,OPEC+减产协议已经达成,但是油价尚未稳住,因此特朗普关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便很有可能采取其他措施,如通过增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在市场上大量购买石油,平抑市场供求关系,这当然需要国会批准增加政府预算方可实施;另外,还可能考虑减少原油进口,比如加征进口关税或直接规定停止进口沙特原油等政策实施,这种做法当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但对于特朗普来说,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已经不是没有先例;当然,特朗普还有可能考虑鼓励美国油气生产州比如德克萨斯州等通过地方立法实施原油减产配额政策,不过这种做法与美国长期奉行的市场法则背道而驰,做起来可能十分不易。
凤凰网财经:欧佩克和俄罗斯在3月份的石油大战之后,于4月份刚刚达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但这也没能阻止原油价格出现自由落体式下跌;在您看来,从目前原油需求端的情况来看,削减全球供应是否真能改变油价的运行方向?这次油价下跌还会持续多久?
董秀成:这次油价暴跌的主要特征是石油消费端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在供应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单纯依靠供应端减产是不可能的,OPEC+减产协议形成每天670万桶的减产规模在历史上尚属首次,但还是难以弥补消费端快速下滑每天2000多万桶的规模,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因此油价也就不可能真正反弹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但5月1日,减产协议开始实施之后,预计会抑制油价下滑的趋势,油价可能回升到30美元左右,但进一步上扬的概率会很小,除非发生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当然,这种低油价到底持续多久,主要取决于疫情的持续时间、经济逐渐复苏的进程和时间等,目前还不可能有明确的判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