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观察家 |董秀成: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爆雷
油价大势怎么变?
一股清泉/2019-12-19
清泉财经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ss0IB1jtFJtBR52BvHKVQ
YOUKU链接: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3NDk4OTM2NA==
腾讯链接: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3NDk4OTM2NA==
网易链接:https://c.m.163.com/news/v/VBVR576UD.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spssid=1fa85fe39e6408a8ff047e8606012f72&spsw=1
爱奇艺链接:https://www.iqiyi.com/v_19ruuhzs4w.html?weixin_platform=friend
秒拍链接:http://n.miaopai.com/media/dGDJDznF0rowtF7Ia4EN1GYitXHoQDIg.htm
酷燃视频链接:https://krcom.cn/6300866246/episodes/2358773:4451201979449360
喜马拉雅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toutiao/9628981/237944800
【让投资更美好:投资者教育系列节目】之105期
【核心观点】
1、雪佛龙公司为什么突然减记它的资产?说明雪佛龙公司对未来油气市场不是特别看好,它选择收缩一部分项目,把主要财力投到它认为未来前景看好的项目上去。
2、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任何一家能源公司,特别是油气公司,都有一定的压力,压力就是在于油价,油价和预期不一致,比如说现在的油价,它认为比较低迷,而且是长时期的低迷。
3、从产油国来说,现在排在前三位的是:俄罗斯、沙特、美国,这三个国家巨大的产能、产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际油气市场,特别是影响着油价。
4、欧佩克为什么减产?大家都预判这个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时期难以改变,然后对经济的预判也不是很乐观。你一方面在增产,另外一方面消费需求上不去,整个油价就很难稳住,所以说减产的目的是为了稳油价。
5、中国的石油供给从供应来源来说,来源多元化了。第二,全球市场油气供大于求的格局对中国进口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比如说油价不会像原来那么高,甚至可能在某些时期还会比较低迷。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观察家》,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发展研究中心董秀成。今天跟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关于美国第二大能源公司雪佛龙减记资产的这样一个重大事件。
【新闻背景】
在全球油气供应过剩时代,能源价格低迷,国际石油公司们都在饱受煎熬。
近日,雪佛龙公司对外宣布,决定减记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减记资产中,超过一半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页岩资产,还包括墨西哥湾附近的一项离岸石油项目等。此举成为能源业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减记举措,堪称能源行业近年最大的“黑天鹅”!
过去十年,雪佛龙涨幅一度超过120%,成为全球股价表现最好的石油巨头,如今雪佛龙大幅减记资产意欲何为?
雪佛龙公司应该说这次它的行为,媒体上把它说为爆雷,爆雷就说明这个事情有点令人意外,算是爆出一个冷门来。因为总体来说雪佛龙公司它的经营业绩还是不错的,为什么突然要减记它的资产,关键是它背后的这些因素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美国第二大石油巨头,是吧?除了埃克森美孚以外就是这家公司了,影响也非常大,在整个全球500强也是排的比较靠前的一个大的公司。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公司来说,它有它的考量,是吧?比如说减记这个事,大家知道是会计方面的专业术语是吧。
也就是说它把它的一部分资产拿出来,认为就说估值比较高了,特别是跟未来的预期估值可能差距比较大。这样的话它就从会计上,作一个技术处理,比如说我就减记,就说明雪佛龙公司对未来这个油气市场不是特别看好,或者说对它自己的一些项目不太看好,比如说这项目可能不挣钱,我要通过这种方式,是吧?能够更加合理的来反映我这个公司的真实的情况。
我觉得雪佛龙它这次举动,它减记资产这个举动,我认为说白了,就是它对未来的预判形势不是太乐观,这是它的出发点。但是是不是其他公司也随风而动,是不是也跟着雪佛龙这样做?
这个还需要观察,但雪佛龙做有做它的道理。比如说它减去它的资产,但同时下一步它会重组它的资产。比如说我回收的钱,我投到的一些什么盈利状况比较好,未来期盼效果比较良好的这样一些项目,所以并不意味着说雪佛龙就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就说我现在可能把这个油气我就放弃了。
它仍然是个能源公司,将来它的投资重点仍然是在油气,只不过是它有所取舍。比如说一些项目,它认为不好,它当初设计的时候觉得挺好,但现在判断不好,我可能把它放弃了。我想从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的项目都是如此,也就是说我收缩一部分项目,把我的主要的财力投到我认为未来前景看好的这些项目上。
埃克森美孚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当然在美国是老大,在全世界也是老大。这个公司它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说,它主要的业务还是在油气的核心业务。它跟bp壳牌相比,就是说它没有像bp和壳牌这样,比如说把一些做一个大的转型。埃克森美孚现在还是坚守油气,是吧?这一点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我个人认为就是说从目前的环境下,对任何一家能源公司,特别是油气公司,它都有一定的压力,压力在于什么地方?压力就是在于油价,油价和原来的预期,和这些大的公司预期可能不一致,比如说现在油价它认为相对来说比较低迷,而且是长时期的低迷。
美国现在的油气行业其中有相当一块就是,我们讲的叫非常规油气,就是页岩革命,比如说在页岩里面来生产原油和天然气。那么相对来说,页岩油气和我们传统的叫常规油气相比,它的成本比较高。
那么非常规的业务呢,其实它的成本比较高,那么就跟油价就密切相关了,如果油价比较低,是吧?通常来说在我们业内认为,比如说50美元左右,比如说50到60,如果油价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的话,这些公司基本上还是能够生存,是吧?能够发展。
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就是一部分公司由于成本比较高昂,它可能就出现亏损,所以说一部分美国的一些油气公司破产倒闭,这也是合乎经济规律的,也是正常的。对于美国这些中小油气公司来说,由于页岩的页岩气、页岩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所以说它是面临这样一个,我们讲叫临界点、临界价格这样一个局面。
美国应该说过去它是一个油气生产大国,当然同时它是一个消费大国,是吧?这个地位不言而喻,是吧?就是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但是过去它的油气主要是靠进口。尽管它是生产大国,但是靠进口。
由于美国最近这两届政府实行了一个它的国家战略,叫能源独立,那么应该说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产量增长也比较快,现在基本上,比如说天然气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能够出口。
原油应该也接近自给自足,是吧?个别年份、个别月度,它可能会出现出口比进口还要多,就进出口。但是相对来说,原油它基本上是能够自给自足,它对国际市场的这种冲击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但是作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这种经济体,是吧?同时又是油气生产大国、消费大国,那比如说它减少进口的这部分,其实是对于市场的这种供求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供大于求的这种格局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也很难改变。
就是说需求不旺,但是我供应能力还在快速上升。比如说美国的供应能力,它页岩革命以后,它生长比较快,所以从全球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说由于美国这种页岩革命、美国的能源独立导致了全球供大于求的这种格局长期存在。所以说美国在整个油气市场的地位是不可小视。
另外从产油国来说,目前我们现在排在前三位的就是,什么俄罗斯、沙特、美国这三个国家的产量差不多,但是有时候它高一点,有时候它低一点。这三个国家其实它的这种巨大的这种产能、巨大的这种产量,其实是直接影响着整个国际油气市场,特别是影响着油价。
【新闻背景】
12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元首分别在北京和索契下达指令,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中方约定俄方每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方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12月11日,沙特阿美公司在沙特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举是沙特政府期望通过IPO引进外部投资或合作,或将能在中东地区的权力格局调整中,争取一些包括资金在内的筹码。
12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俄罗斯表示,已达成新的减产协议,从明年1月开始,每天额外再减产50万桶,这一减产决定将持续到2020年3月。
中俄油气管道通气、沙特阿美上市、欧佩克减产将对世界石油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的石油供给以及进口策略将面临怎样的调整?
沙特阿美这个事儿应该说上市是最近才落地,但实际上沙特阿美上市,它已经就从筹备开始,已经经过了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沙特阿拉伯来说,它希望通过沙特阿美国家公司来上市,来筹集资金。筹集资金干什么?用于我整个国家的一种经济结构调整,我的国家经济转型。
所以说我个人认为就是说,沙特阿美上市这个事情本身,应该说对油气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对资本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现在就是一个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了。
这也是最近发生一件事情,就是说欧佩克+,是吧?进一步减产,对吧?就是欧派克成员加上非欧佩克成员,两者之间,是吧?来合作。就是我们在这个机制上称为叫欧佩克+机制,而且减产的规模比原来预期的也要大,特别是沙特自己主动的又增加了每天五百万桶的这种减产,是吧?这个是超出预期了,应该说为什么要减产?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减产?就是说大家都预判这个市场的供求关系,特别是供大于求的这种局面在短时期难以改变。然后经济,是吧?对经济的预判也不是很乐观。比如说对明年甚至后年全球的经济增长,包括美国的经济、欧洲的经济,其实也包括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大家可能看觉得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经济上不去,实际上你的消费需求也上不去。
你一方面在增产,另外一方面消费需求上不去,整个油价就很难稳住,所以说减产的目的是为了稳油价。
它并不是说希望把油价弄得很高,其实也做不到了,即使弄得很高,其实对它也未必是有好处的。所以说对于欧佩克来说,对于俄罗斯来说,它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能够把油价稳住。这样的话对于他们自身的利益的维护是有好处的。但是对美国来说,就说目前这种油价要稳住了,但是对美国来说,也未必有能有多大的动力。
中俄这个管道应该说是在整个全球油气市场来说也是一个重大事件,是吧?它体现什么?一个是它规模比较大,比如说我们当然初期现在达不到,比如说5年以后,我们每年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大体上跟我们现在大庆油田每年的原油产量相当,所以说可见它对我们整个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影响是非常大的。
同时,由于大的项目投产,逐渐的这种达到这种近期的目标,实际上对整个世界油气市场的格局,尤其是地缘政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我们过去,是吧?我们长期依赖的进口主要是从中东的伊朗、伊拉克、沙特等等,还有非洲、拉美,那么由于中俄大的这种合作,其实我们的能源的这种供应来源进一步多元化了,通道也多样化了。所以说对于整个我们讲叫供需格局、地缘政治格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石油供给,我个人观点为未来从供应来源来说,我们是越来越多了,同样我的天然气也是,来源多元化了,这是未来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就说相对来说,整个全球市场油气供大于求这种格局,对我们中国进口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比如说油价它不会像原来那么高,甚至可能在某些时期可能还比较低迷。
因为我们是个大的进口国,对吧?这是一个好处和特点,是吧?同时我们国内也在加大勘探开发的力度。比如说我们大的企业,包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其他的主体逐渐的进入,实际上我们的国内的供应能力也会增长。
这样的话就会,比如说我们国内的供应能力越大的话,说白了,我们就可以尽量的减少进口,这样它对外依存度就会控制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是吧?不至于说过分的这种失控。所以说这是双管齐下。
从需求来说,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是吧?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现在还是处工业化的阶段,后期阶段,对吧?所以我们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需求还会继续增长。所以说从供需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发生重大的一种地缘政治事件,是吧?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没有问题的。
我觉得从进口、从国家这个角度的层面来说,还是希望进一步的什么?分散、多元化,越多元化越安全。你不能把就是说,说白了,就是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边,对吧?比如说我过分的依赖中东、过分的依赖俄罗斯,都是不可以的。就是说我尽可能的把我的市场份额分散到不同的区域,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第二个,就是说从我们国家要进一步走向市场化,比如说建立我们自己的市场体系,那么在国际原油或者天然气的价格话语权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我们是大的买家,是吧?同时这里面核心就是说我们健全我们的市场体系,比如说把我们的交易平台尽快的建立起来、完善起来,让国际市场更多的接受我们的中国声音,中国的价格的这种话语权应该是越来越大。
谢谢收看《财经观察家》,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