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财经分析】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利好中国民营油气企业
2019-12-09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安娜、刘羊旸、江宇娟) 成立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实现油气管网独立,是2019年我国油气行业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成立,引发各方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油气管网独立,将进一步打开中国油气行业市场化开放的大门,衍生新投资机会,这对于中国民营油气企业而言意义非凡。
我国油气管网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仅就天然气行业而言,从我国的天然气消费情况开看,2018年约是2800亿方。据北京世创能源咨询有限公司预测,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要达到5500亿方以上,届时相应的天然气长输管网里程要增加到20万公里,约为目前的两倍。仅仅从建设缺口来看,未来在这一领域投资前景就已十分广阔。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管网市场的潜力能否充分释放,有赖于通过改革实现管网资源的独立和公平开放。
“市场化改革是促进油气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管网独立有利于油气领域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扩大开放,吸引民营资本,从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油气勘探开发和产量提升。”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忠说。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的意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解决第三方无歧视准入问题,让外资和民企无歧视的进入油气板块;二是中国管网还是比较弱,希望通过单一公司的运作,能把管网这一薄弱环节补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
“理论上来讲,主干管网的主体是国家管网公司自己。未来的管网建设,不能指望国家财政支持,更多要靠融资。融资的过程中就可以多元化,比如通过银行、企业等融资,将来国家管网公司的投资主体一定是多元化的,但是前提一定是国有控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董秀成说。
“管道是优质资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会有更多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有机会、有意愿进入管道建设领域。”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原所长杨建红说。
从整个油气产业链来看,“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将激活整个产业链各类企业的投资意愿。”杨建红认为,特别是搞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公司,既有国有企业、又有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管网运输环节一开放,他们不用再担心输送问题,这会调动起他们拓展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积极性。此外,管网独立之后,下游燃气公司、电厂等,可以从三大国有油气公司之外的其他油气企业购买天然气资源,拓展天然气资源来源。
“油气管网的独立,也会促进地方炼厂等下游企业健康发展。随着国家逐步放开油气进出口权,地方炼厂等下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管道基础设施,保障油气运输和销售。”张卫忠表示。
就上游而言,北京燃气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白俊认为,短期内市场主体多元化还难以实现,上游供应方力量比较强大,而下游用户小而分散,还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管控。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不等于马上就可以完全放开上下游市场不管。
但从趋势上看,白俊说,未来上下游企业都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市场的作用会逐渐增强,市场交易行为会越来越多,市场格局不断调整,交易对手、方式和模式也会有新变化。
从企业发展来看,杨建红认为,今后资源型和复合型企业更具竞争力;油气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发展中仅依靠几家大型企业难以形成市场化,应鼓励众多的企业加入,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保护。未来企业之间合作和开放将是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