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能源依然任重道远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能源一直是突出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能源支撑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尤其是工业社会产生之前,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主要是那些可再生能源,但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主流能源从原来的可再生能源逐渐发展到煤炭为主,再逐渐发展到石油为主并继续向天然气时代演进,并还在继续向新能源发展。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传统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而破坏气候和环境,因此人类社会试图摆脱对这些能源的依赖。
最近几年来,许多相关报告出台,提出各种观点:使用能效更高的产品,包括节能灯和节柴灶;利用能源效率高、十分耐用,并能循环使用的原材料,替代水泥、钢铁和塑料;减少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距离,通过电网和交易分享清洁能源;杜绝食物浪费,甚至富人带头少吃肉……。按照这些说法,在未来几十年,人类可以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传统化石能源将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报告对人类未来能源有了新视角,考虑了人类发展对能源的总体需求,并充分考虑了能源利用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其研究结论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和欢欣鼓舞,然而,在可见的几十年时间里,让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简直是一种梦想,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从人类能源发展目标上看,这些报告符合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方向,是积极的、正确的,但从现实和可能性来看,缺乏可行性,更是过分夸大了人类自身发展对能源问题应变的实际能力,其实是一种类似天方夜谭的梦想和美好愿望而已。
有些报告过于乐观和理想化,完全忽视了世界经济发展阶段,尤其是过分忽视了绝大部分国家依然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依然是今后几十年大部分国家必然要走的道路。
即使是目前已经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在今后几十年内也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化石能源在未来几十年中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未来要不断提高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能耗必然是刚性增长的,而全球能源系统更新绝对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可以实现的。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能源系统能否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能源体系变化,在未来几十年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首先在中国就根本无法实现。
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构成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仍将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耗是刚性增长的,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等因素,在未来几十年,煤炭将一直是主体能源。
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阶段,仍然具有重化工产业的特征,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能源,而且高能耗工业部门大都是支柱产业,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必须依赖赖于这些支柱产业。
另外,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上,中国也不具备摆脱传统能源的可能性,何况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也不可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