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源文明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重性”

(2019-01-24 13:33:55)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学术观点

能源文明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重性”

 

    文明是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词汇,其涵义有诸多解释,内涵界定也并不十分清晰,甚至是有些模糊。所谓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尤其强调人类取得的精神财富,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等,但也可以延伸到物质财富,尤其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状态或阶段。也可以说,文明就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总称。

    文明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由此创造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不断进化并形成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更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动物而具有的人类本性的重要体现。

    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其实质在于人类社会平等程度。在动物界,生存竞争导致彼此之间只有野蛮,弱肉强食,不存在平等问题。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就是从不平等逐步迈向平等,由野蛮动物属性走向文明人类性的过程。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认为万物自有天地之道,人能够靠内心去感知这个世界。所以“文明”可以表示为人类对于外界感知的一种沉积。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既包括人类行为和举止,也包括人类知识激烈与科学技术进步。

  英文“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意思是城市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类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各种能力,经过引申后代表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在历史上,西方曾经单纯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科学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否则就是野蛮,所以在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那是文明战胜野蛮的过程,其实从目前来看,西方疯狂推行对外殖民主义扩张是不文明行为。

  无论如何,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起决定性作用,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从物质文明含义上看,人类能源文明具有物质文明的特点,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如何获取能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能源,这些方式和手段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世界观、价值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等状况。从此看来,人类能源文明也具有精神文明特点,如人类如何认识能源,如何消费能源,如何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在能源消耗过程中不损害人类自身利益和其它物种的利益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