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品油价格战 中石油和中石化这对巨头怎么了?

(2017-07-06 12:57:41)
分类: 媒体采访

成品油价格战 <wbr>中石油和中石化这对巨头怎么了?

成品油价格战 中石油和中石化这对巨头怎么了?

2017-06-28 17/中公教育

 

  3月下旬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爆发一轮“价格战”。降价的包括中石化、中石油、民营加油站,还有壳牌、英国石油等海外石油公司所属的加油站。山东、河南、浙江、广州等地降价力度明显,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降价幅度已高达2.3/升。

  多年来,“两桶油”一直执行发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但今年5月份,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柴油零售价普遍下降1-1.5/升,“两桶油”参与价格战实属罕见。

  “茶壶炼油厂”对“两桶油”的冲击

  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向中国新闻网表示,造成现在这种价格混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地炼企业取得原油进口使用权,使得汽柴油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民营炼厂丧失成品油出口权,造成供过于求,其成品油库存只能在国内消化。

  在过去,地方炼油厂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受限制,要想用进口原油,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去年初开始,国家逐步放开相关限制。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有18家地方炼油企业陆续获得了原油进口权,开始大量进口加工原油。

  从海关公布数据来看,我国5月原油进口大幅反弹,日均进口量为372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另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地炼的炼油总能力约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30%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认为,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中石油中石化的组织架构复杂,其加油站自身无调整价格权利,市场反映灵敏性较低,无法像民营企业那样迅速调整价格,缺少价格上的优势,吸引客户能力相应的减弱,因此其销售量会受到民营企业的影响。中国石化一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零售额下滑至三年来新低。

  IHS Markit的资深石油研究员Yan Kefeng也向路透表示,“茶壶炼油厂”(指民营炼油厂)的产能过剩正在侵蚀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

  面对民营炼油厂的冲击,中石油、中石化选择加入价格战。董秀成认为,“两桶油”通过此次价格战,市场份额得以上升并且库存得以有效的消耗,油价将回到正常价格。

  至于价格战持续的时间,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刘孟凯认为,当前的“价格战”可能不是短期行为,或将持续到明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