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秀成
董秀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06,583
  • 关注人气:16,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页岩气:技术与基建成商业化两大掣肘

(2016-06-29 13:05:13)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页岩气:技术与基建成商业化两大掣肘

页岩气:技术与基建成商业化两大掣肘

20160624/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反弹,一度淡出公众视野的页岩气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日前,消息称中国石化发布了一组关于页岩气开发的数据,中石化计划在2020年前生产100130亿立方米页岩气,同时保持2016年页岩气开发方面的投资与2015年相同。

  记者咨询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中国石化在重庆涪陵的页岩气田在去年年底建成,并且计划启动二期5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能建设,在2017年建成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这是去年1229日发布的数据,她说,之后没有更新的数据发布

  而自2009年开始中石化勘探涪陵页岩气田以来,直到20143月才开始进入商业开发。20142015年,国土资源部分别评审认定,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3806亿立方米,成为全球除北美以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与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同时中标第二轮页岩气矿业权的其余十五家企业,其进展相对较慢,许多项目仍处于前期勘探状态,尚未进入到实际的商业化开发。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向记者介绍,技术、商业、地企关系及低油价等因素均在制约中国页岩气的发展。

  受制于项目的进展不顺,国土资源部的第三轮页岩气矿业权招标也迟迟没有下文,但尽管如此,在61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下简称《计划》)中,依然把以包括页岩油气田开发的非常规油气田开发技术列为15项重点技术的第二位。

  页岩气技术困境

  4月份,国土资源部公布2015年全国页岩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为4373.79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达1093.45亿立方米。至2015年底,全国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达1303.38亿立方米。而在这年,中国页岩气总产量为44.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8.5%

  在此之前,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是世界第一。尽管如此,中国页岩气的开发面临技术上的诸多困境。

  对于实力比较低的企业而言,页岩气开采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往往一个井就要投入上亿人民币。董秀成告诉记者。更何况中国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集中在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手中,获得这些技术的成本也比较高。目前在勘探方面的技术尚未落实,前期用于找气所花费的成本也是相当可观的。

  依据中国能源网的《2015年中国页岩气开发最新进展报告》,中石化在实现商业化开发页岩气之前,为了找页岩气就花费了20亿元成本,打了15口空井。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比以及找气的难度,往往大公司也会面临诸多困难。

  除了钻井外,在开采方面的技术也存在重大限制。现有的页岩气开采技术,是将大量的水、沙和化学制品注入到页岩层,压裂岩层挤出页岩气。这种技术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会污染到水源,使得这些用于压裂岩层的水在后续需要相应的环保处理。

  在单井的钻探过程中,仅水利压裂这一技术的成本占比就接近五成。上述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页岩气开发经过近几年的大力研发后,已经基本掌握了水力压裂技术的要领和绝大部分设备,但一些关键设备还必须依靠进口。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向记者介绍,国内页岩气开采在单井成本方面与美国的差别巨大。目前国内单井的开采成本是8000万到1亿左右,但是美国的这一成本就仅为3000万元,相差巨大。他说。

  我国的地质条件与美国不太相同,我国页岩气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储层较深,钻井难度更大,而且多分布于水资源较为欠缺的地区,他继续向记者介绍,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成本。

  商业化应用瓶颈待破

  依据公开资料,目前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5.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左右,差别巨大。同时,2015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350亿立方米,进口量614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30%

  此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也向媒体表示,我国要大力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扩大天然气的使用规模,力争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0%左右,2030年天然气消费占比达15%左右。

  面对如此巨大的产量和消费量的提升空间,在目前国内常规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的情况下,非常规的页岩气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就成了国内天然气增量的突破点,但目前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还存在着诸多难点。

  我国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国差别太大了。董秀成告诉记者。中国天然气管道里程约为9万公里,而美国的这一数据则为中国的7倍,差别巨大。这样的天然气管道里程不足以支撑西南地区的页岩气运输。

  目前西南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干线是由中石化建设的川气东送工程,全长2206公里,向东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相接。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所开采的天然气就主要通过这一管道输送到东部各省份。

  西南地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相比东部省份交通十分不便。在这里开采的页岩气必须有强大的天然气运输管道网络支撑。董秀成说。西南地区天然气用气量较东部差别较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即便开采出来天然气,也没有办法进行商业化的应用。

  同时,在页岩气开发的上游的技术服务市场,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的技术服务公司提供商业化的开采技术服务工作。目前比较先进的页岩气开采勘探技术主要集中在"三桶油"的手里,这些技术主要还是服务于他们自己的页岩气田。一位页岩气开发领域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