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发改委缘何暂缓调整油价?
2015年12月16日/东方财富网
此外,证券日报也报道表示,金银岛分析师王延婷表示,2015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跌多涨少,使得国内汽柴油价格持续回落,当前已跌至较低水平。再加上成品油税费在价格中所占比例较大,使得企业运行难度增加。
王延婷认为,目前来看,国际油价或将长时间处于低位,并有再度刷新新低的可能,对生产企业生存考验增加,为了平衡市场运行状况,政府或将再度调整调价机制内容,原油遭遇“地板价”或倒逼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速。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也表示,低油价的长期持续,给国内石油系统全产业链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次调价取消,有可能是国家为了适当保护国内炼化企业。
卓创资讯也分析称,这次调价只是延迟调整,具体时间点和幅度存在不确定性。不过,不排除后期会伴随汽柴油消费税进一步上调的可能;同时,低油价新常态下有利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也许不久的将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放开。
另据新华网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油气体制改革方案,预计将会有实质性进展。
“这一轮国际油价下跌可能尚未见底。”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副所长陈蕊说,从目前看,生产成本、产油国预算等传统底部都已击穿。“当市场参与者开始抄底时,或许真正的底部才会形成。”
国际油价走低是否应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
同时,新华网还报道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取得突破,国际市场石油供大于求,油价持续下行,近期更是快速下跌。12月14日,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盘中跌至每桶36.33美元,为7年最低;美国市场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油盘中跌至每桶34.53美元,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
“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已低于国内不少油田的开采成本,主要石油企业已有一定幅度的减产。”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说,但国际油价有其波动周期。高油价时期大量资金投入勘探开发,造成近两年全球性产能过剩,油价暴跌,全球石油行业一片萧条。随之而来的是勘探开发投入减少,产能建设滞后,一旦经济进入上升周期,供需格局逆转,国际油价将再度回升。
全球石油行业已经进入“寒冬”。根据国际能源咨询公司的统计,自去年6月油价开始大幅下跌以来,全球石油天然气及相关行业公司裁员总人数已超过25万人。若加上此前半年裁掉的人,全球油气行业最近两年裁员已超过30万人。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再度上涨,中国无疑将受到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