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015-04-23 15:21:04)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学术观点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015年4月23日/董秀成

 

    199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首次超过能源生产总量之后,中国能源“产”小于“消”的状态就一直持续至今,其间虽中国能源产量逐年递增,但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速要比产量增速更快。

    因此,生产和消费间的缺口越来越大,中国能源局势的紧张状况就自然不可避免了。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中国煤炭消费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截至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仍然达到了68.5%

    石油消费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其上升幅度不是太大,近年来都在25%上下浮动,但2013年由于内外多方面的原因,石油方面的消费有所下降,只占到了总能源消费的17.7%

    天然气所占比重有了一定程度的升高,2013年达到了4.7%;水电、核电及其他能源消费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但这些能源消费量上升的速度依然缓慢。

    不难看出,中国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仍然较高,其他可再生以及新能源的利用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据权威估计,在今后的30-50年的时间内,中国现有一次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过度依赖煤炭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就愈发显得不合理。

    除了能源消费结构发面的差别,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中国利用能源的效率相比于世界先进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根据2012年数据,中国单位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 2.5倍,是美国的3.3倍,是日本的7倍,比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要高。

    也就是说中国每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仅能创造14000人民币的GDP,而全球平均水平为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创造25000人民币的GD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篤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