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纸-观点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中国石油报纸-观点
2014年10月14日/中国石油报
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两国领导人的直接关心下,中俄能源合作进展十分顺利。2013年,中国从俄进口原油2435万吨,煤炭2728万吨,电力约35亿度。
——据中国新闻网10月8日报道,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10月7日就李克强总理访俄接受中俄媒体联合采访中谈到,中俄能源合作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双方在能源领域的直接投资不大,与两国能源贸易规模不相称。中俄能源领域各方面的投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希望俄方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国能源企业到俄直接投资。中方也欢迎俄方赴华从事能源领域的投资。
能源战略应重视生态环境约束
我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能源革命是能源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亟须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加快发展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能源战略必须把生态环境约束,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约束红线。
——据《人民日报》10月2日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中国记协“新闻茶座”上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由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高达8%。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能源战略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约束。
中国石油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近年来,国内石油需求总量增长迅速,石油生产总量不但低于石油需求总量,而且增长率也不及需求总量的增长率。这导致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中国广播网10月8日报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教授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4.5亿吨标煤,2030年达到5.05亿吨标煤,2050年将达到5.28亿吨标煤。而反观其他石油消费大国,美国由于页岩气产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加拿大和俄罗斯的石油生产能够满足石油需求,不存在供需缺口。而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仍将继续保持扩大态势,形势不容乐观。
欧盟备战冬季能源供应中断
欧盟已就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给欧盟能源进口带来风险进行了压力测试,欧盟可以承受经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一个月。
——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京特·奥廷格10月6日表示,欧盟短期内将优先确保冬季能源供应,做好准备应对能源供应出现突然中断的情况。如果有必要,部分受影响较大的国家将得到欧盟集体支持。(刘宁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