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决定供需市场平稳
2014年9月28日/董秀成
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电力、冶金、石化(石油加工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建材等主要煤炭消耗行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使煤炭总体需求明显扩大、价格不断上升,局部地区出现了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
“十一五”期间,煤炭查明资源量增长主要来自内蒙古和新疆,占全国增量的90.8%。在市场的强劲拉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煤炭建设规模持续大幅增长,煤炭生产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2010年,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批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煤矿陆续投产,煤炭产量持续增加,晋、陕、蒙、宁等主要产煤省煤炭产能大幅提升,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7%。
2010年煤炭需求增速逐步放缓,受小火电关停、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幅放缓,煤炭供需矛盾得以缓和。
2005年,中国原煤生产总量为16.78亿吨标准煤,原煤消费总量为16.71亿吨标准煤,原煤生产满足了消费需求。
2006-2009年,中国原煤出现了供需缺口,分别为0.32亿吨标准煤、0.72亿吨标准煤、0.48亿吨标准煤、0.35亿吨标准煤。
2010-2012年,原煤生产均满足了当年的消费需求。因此,总的来看,2005年以后中国原煤生产与消费基本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供需矛盾相对缓和。
此外,从煤炭进出口状况来看,2001年到2005年煤炭出口比重不断降低,2005年共出口原煤7168万吨,进口2617万吨,净出口4551万吨,占全部产量的2.1%,比2001年降低了60%左右。
除了1985年到1988年,2002年以前中国进口原煤基本稳定在100-300万吨左右。但2002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05年,进口原煤的比例占全部原煤表观消费量的1%左右。
2012年全年进口原煤2.89亿吨,同比增长29.8%;出口926万吨,同比下降36.8%;净进口2.8亿吨,同比增加7190万吨,增长34.5%,因此,进口原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供需情况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虽然据预测中国煤炭未来也将存在供需缺口,但相对石油、天然气,其缺口较小,到2050年缺口约1亿吨左右;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比较低,预计2030年约为1.8%,2050年约为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