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原油市场格局进入微妙调整期
2014年6月16日/董秀成
能源需求正在向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产油国转移。随着北美页岩油气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产油国产量的增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产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报告预测指出,2014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产油国的产量将增长114万桶/天,达到5,506万桶/天。
国际能源署(IEA)则预测,2014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国家的产量将增加130万桶/天,达到20年来的最高点。
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也指出,随着北美地区页岩油气资源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2014年来自北美地区的产量增加将为80万桶/天。预计美国在未来5年内有可能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
国际原油市场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小幅调整。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月度报告中,该组织首次明确表示了对当前页岩油气资源增产的担忧。
报告称,2014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成员国将会挤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将近30万桶/天的产量。页岩油气资源的产量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国际能源署(IEA)认为,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将会导致2014年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将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
总的而言,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国家普遍增产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产量反而有所减少,表明国际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调整。
然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同时指出,政治局势、价格波动和技术等因素可能会造成非石油输出国组织(NON-OPEC)国家产量出现波动。因此,对2014年这些国家的产量预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