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中亚欧洲地区政治环境回顾与分析
2014年4月18日/董秀成
欧洲地区深陷欧债危机,各国都试图走出低迷的经济困境,频繁出台政策。欧洲国家的政治局势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欧洲是主要的油气进口国,不仅加快对里海、非洲等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将节能减排定为能源战略重心,还改变海外油气发展战略;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赢得大选,成功组建“大联合”政府;在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案为大选增添变数。
欧盟觊觎里海资源,同时加速进军非洲油气市场
里海油气资源丰富,环里海地区石油生产的增长对于欧盟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再加上俄罗斯与欧盟经常闹能源纠纷,使得欧盟力求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加大与环里海地区各国油气资源合作力度。此外,因欧盟曾长期独占非洲油气资源,历史优势使得欧洲快速进军非洲油气市场。由于能源需求增长的压力较小,近年来欧盟把能源战略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节能减排领域。
德国总理默克尔成功组建“大联合”政府
2013年9月,德国开始大选。默克尔以压倒性优势第三次成功当选德国总理。大选后,保守党与基民党同意组建“大联合”政府,并达成协议。该协议同意欧盟成员国以救助银行业为首要责任,但对使用ESM基金救助银行业设立高门槛。这一协议将面临社民党投票考验。如果通过,默克尔将在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上采取偏左立场,若不通过则会使德国政局陷入困境。
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案添政局变数
2013年5月,意大利前总统纳波利塔诺再度出任意大利总统。在国内,中左和中右阵营组成的执政联盟一直保持着微妙平衡。对于意大利新政府而言,稳定政局才是最重要的。国内贝卢斯科尼案引发党派之间斗争,中右翼党派以辞职相要挟,试图阻止贝卢斯科尼本人因债务欺诈罪而被逐出国会,这意味着给刚刚组建成功的意大利政治联盟增添了新的变数。
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经济计划,反政府示威活动持续
乌克兰和俄罗斯是独联体中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乌俄两国关系对独联体的稳定和前途,以及欧洲战略格局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并恢复与俄罗斯的积极对话。12月18日,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在莫斯科达成协议,俄罗斯政府将向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并将出售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降低三分之一,这可让乌克兰在天然气进口方面每年节省20亿美元的开支。此外,俄罗斯还宣布将买入150亿美元乌克兰国债,避免乌克兰陷入破产危机。这引起了乌克兰国内反政府的强烈不满,超过五万名民众参加反政府集会,抗议当局出卖国家利益,示威活动僵持很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