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8日/董秀成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欧洲长期以来就是世界的领头羊,其中德国表现更加突出和显著。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战略,计划到2022年关闭剩余的9个核反应堆;与1990年水平相比,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5%;到21世纪中期,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比例增加到整体发电量的80%。该战略规划的核心是,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淘汰核电和化石燃料发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
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改革计划,都必须付出成本和代价。自从2000年政府提出逐渐淘汰核电开始,德国电力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以上。根据德国能源和水工业协会披露,德国工业用电价格2013年已经从2000年的每千瓦时0.0606欧元增长到了0.1487欧元,私人家庭用电价格从2000年的0.1394欧元增长到了0.2873欧元。
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能源转型战略开始受到质疑和反对,一些商业团体开始向政府施压,希望政府修订能源战略和政策,尤其是希望政府在未来几年内对该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伟大计划进行彻底改革,因为这一庞大计划蓝图将会破坏经济发展,并影响到就业机会。
德国工业联合会提出警告,表示德国工业界难以接受目前能源状态。这些会员企业纷纷抱怨政府,能源转型计划推高了能源价格,降低了德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导致整个经济系统价高效低,并损害能源承受力,破坏工业基础。
德国政府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能源系统确实存在问题,比如用来鼓励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关税政策和补贴机制太过复杂,并提出将会取消支付给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供应商的保护性关税。因为这些用来替代核能的技术价格昂贵,需要国家担保的资金金额十分庞大,政府支付能力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那些需要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重工业,对此更是抱怨不已,反对呼声高涨。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代表200多家中型企业,对政府表达强烈不满,声称削弱了它们的投资能力,减少或威胁了就业机会。为保护本国竞争力,德国政府已经已经免除向很多重工业征收可再生能源高额的附加费。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德国发展势头凶猛,而且发电能力已经很强,但是其未来发展仍然在网络瓶颈中艰难前行,或者说是苦苦挣扎。要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取绿色能源必须要建立数千公里(英里)电网。预计政府会修订相关法案,向消费者征收电网使用费,只有如此才可能落实电网建设计划,而这些费用可能要占电力零售价的20%以上。
虽然德国人普遍赞同逐步淘汰核能计划,但是能源成本高涨却又减弱了对政府实施能源转型战略的支持。据民意调查,约63%的德国人认为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是错误的。
在能源转型战略上,德国政治团体存在意见分歧。在选民至上的民主国家,维护选民利益,迎合选民意愿,是一个永恒的政治法则。因此,德国能源转型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和落实,最终取决于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