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煤改气成本高难持续需谨慎

(2013-12-02 20:44:04)
标签:

董秀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煤改气成本高难持续需谨慎

煤改气成本高难持续需谨慎

20131128/中国环境报

 

  为了治理大气污染,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开出了压减燃煤、调整能源结构的药方,纷纷提出并实施煤改气,这使得今年或将面临史上最严重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呈几何倍数增长。有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995~2012年复合年均增速为10.93%,大大高于世界同期3.52%的增速。

  尤其是今年,在大气十条的推动下,各大城市纷纷出台城市气化规划,实施煤改气工程,此举直接拉高了天然气需求。

  在治理大气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尽其所能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上马煤改气项目,有些地方具备煤改气的条件,可以实施这项工程;可有的地方没有充足气源供给,也要大搞煤改气,恐怕难以持续。

  要想调整能源结构,煤改气这个大方向有没有问题?提高燃煤效率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又做得如何?在压减燃煤这项工作中,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考虑哪些经济和社会成本?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是在气源紧张的今天,解决大气污染不能忽视的,更是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请他们来分析一下能源调整之路该怎么走。

  供需失衡,需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

  应在充分考虑其他能源的比价关系,以及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同时,逐步建立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顺畅的价格联动机制。

  导致再度暴发气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游产业链发展与终端消费市场开发之间存在不协调和脱节现象,供应能力与终端市场消费严重失衡。

  另外,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比较分散,而且天然气生产和干线运输基本上由一家石油公司独自运营,各石油公司的管网之间没有联系,无法形成沟通联网,在资源调配方面很难做到灵活机动,从而限制了天然气瞬间供应能力。

  为了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需从3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增加天然气供给量,才能真正解决供需矛盾。这就要求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其次,要加快天然气管道网络和配套储气设施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天然气管道建设,促成全国统一的、相互有机联系的真正的天然气管网,才能灵活机动地进行资源调配,同时有效增强应急能力。

  第三,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长期实行低价政策造成资源消费过度扩展和浪费,不符合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价格机制上,我认为应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在充分考虑其他能源的比价关系,以及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同时,逐步建立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顺畅的价格联动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