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秀成
董秀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942
  • 关注人气:16,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油改气”难产

(2013-09-06 21:41:58)
标签:

董秀成

分类: 媒体采访

北京“油改气”难产

北京“油改气”难产

20130902/财经国家周刊

 

    “这件事比较纠结,让人头疼。”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燃气”)副总经理许彤无奈摇头。作为北京天然气经营市场的垄断者,北京燃气在出租车加气站建设方面却举步维艰,打不通最后一公里。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PM2.5,从今年4月起,北京市大力推进双燃料出租汽车示范运营工作,计划到7月底,天然气出租车达到2000辆,今年年内加气站达到70 -100座的规模。加气站的建设工作主要由北京燃气承担。

    北京市还期待,加气站完成规模布局后,让天然气汽车走进普通市民家庭。

    然而,2000辆双燃料出租车虽已到位,却往往加不上气。到目前为止,北京燃气仅有8座加气站营业,2座在建,还有2座与中石化合作。时间过半,目标任务仅完全一成多。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相关政策缺失以及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是加气站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不过,目前正在任务分解与落实当中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给包括加气站在内的清洁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建议划定了时间节点,这让业界看到了进展加快的希望。

    利益之争

    北京市双燃料出租汽车示范运营之初,选定首汽、祥龙、三元、北汽四大出租车公司作为试点,截至7月底,四家公司已经购买了2000辆双燃料出租车。

    北京首汽集团副总经理梁海晨介绍,4月份开始购置的双燃料出租车,至今还有一部分没能用上天然气。

    “由于加气不方便,一天只能加一次气,气用完了就只能用汽油。”北京祥龙出租车公司的士司机刘浩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一罐气在不开空调的情况只能跑180公里左右,而一般出租车一天的运营里程约400公里。

    由于北京土地资源稀缺,北京燃气的策略是一边新建加气站,一边与现有加油站合作,但合作并不顺利。

    对合作方来说,这不是一个划算的生意。曾经与北京燃气洽谈过合建气站的中石油下属合资公司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北京市区四环以内建加油加气站,库存量限制为120立方米,如果在现有的加油站基础上建加气站,就要去掉原有的1-2个储油罐,这会减少汽油的库存,影响其销售收入。

    更关键的是,加气站虽然用的是石油公司的地,一旦建好却要归北京燃气所有,石油公司只能代管经营。“这等于是石油公司在为北京燃气打工。”上述石油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正是石油公司与北京燃气争执不下、加气站建设搁浅的主要原因。

    许彤介绍,对于加气站的利益分配问题,他们有一个初步方案,可以按利润分成或者租赁的方式合作,北京燃气更倾向于把加气站租下来,给合作方固定的费用,但合作方没有同意。

    油气巨头并非没有看到加气站的市场前景,只是更倾向于单干。中石油在早前未介入天然气销售终端,把天然气都卖给各地燃气公司,据悉后来思路发生变化,在全国很多城市建设了加气站,北京也是其一直想进入的目标市场。

    据了解,中石化也正在暗自发力,规划加气站的建设。虽然中石化无法组织天然气资源进京,资源需要外采,但其仍准备抢滩布点,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不仅仅是石油公司和城市燃气公司之间存在利益之争,在中石油、中石化之间及各自内部也存在博弈,不同板块有不同的利益,本来成品油市场就低迷,再发展天然气,对成品油来说也是一个冲击。”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

    “本该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却不得不等待政策的裁决,这是历年来能源体制改革的一大缺憾。”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记者,目前,仅中石化一家在北京的加油站网点数量就占据了所有网点资源的三分之二,成品油供应占北京市场的68%左右,而北京燃气又垄断了北京市几乎所有的天然气经营权,资源的分割与垄断,着实给政策的“仲裁”出了一道难题。

    规划缺失

    加气站数量目标进展滞后,而且严格来说,北京燃气目前运营和在建的10座加气站,还属手续不全。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由于北京市加气站的具体规划还没有出台,加气站的审批无法进行,这是导致北京“油改气”难产的重要原因。

    多数业内专家表示,政府的多头管理制约了“油改气”。北京多个部门都在关注“油改气”,但没有明确指定哪个部门牵头,以致加气站具体规划迟迟没有出台。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现有的大部分加气站是内部加气站,不对外经营,不需要办许可证。不经过审批,企业不允许建加气站对外经营;即使和现有加油站合建,也需要审批。

    董秀成认为,目前的天然气政策只是提到优先鼓励利用天然气,但不具体。国家在天然气政策上应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指向,并且要细化。各地可以按照国家的思路,做出相应的规划。

    上述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加气站相关规划和审批细则将在年内出台。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提交申请,满足一定的条件,都可以获批。

    20136月,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统一规划,统一制式,完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使用的配套设施建设,且给出了主要措施和时间节点,如2013年制定全市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做好土地供应等保障工作;2014年到2017年按照规划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年度新能源车辆和清洁能源车辆发展的需要。

    许彤在7月底参加了北京市政府组织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会,他感觉这次政府动真格的了,因为相关指标和要求比以前要严格,任务分解得也更清晰。他希望“油改气”能借此加快进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