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气涨价对百姓生活影响几何
2013年6月29日/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据新华社电国家发改委28日宣布上调工商业等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等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民生有哪些影响?是否有利于扩大进口?能否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居民用气不涨价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居民用气价格不调整,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仅为5%,且下游多数用气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通过向下游产品价格传导,间接影响居民生活可能性较小。
此外,发改委已要求地方价格主管部门通过调整出租车运价或燃料附加标准的办法,化解气价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同时,对燃气发电、供热等其他行业,将采取用气价格优惠或由地方政府适当补贴等方式解决。
旨在鼓励生产清洁能源
“不大量生产和消费天然气,就谈不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科学发展!”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大地说,我国高度依赖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北美、欧洲则大量使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这是两大地区空气质量较好的主要原因。目前北美地区、欧洲天然气年消费量分别为8000多亿立方米、1万亿立方米,远超我国1000多亿立方米消费量。而我国每年消费的原煤高达36亿吨,北美、欧盟只有不到10亿吨和9亿吨标准煤。
董秀成说,虽然天然气具有优质、清洁、高效的优点,长达数千公里的管道运输致气价终端销售价格不菲,但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等因素,要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必须容忍适度的价格上涨。
刺激天然气开发和进口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不足世界总量2%,人均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7%左右。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满足国内需要,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扩大进口。
周大地说,国内气价偏低已成为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的一个主要障碍。对此,董秀成表示,过去国内天然气使用量较小,人为压低价格不利于刺激企业扩大生产,特别是从国外进口。要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须充分运用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