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页岩气招标民企占据三分之一

(2012-11-07 11:44:58)
标签:

董秀成

新能源

页岩气

杂谈

分类: 媒体采访

页岩气招标民企占据三分之一

页岩气招标民企占据三分之一

2012111/中国电力新闻网

 

    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在京举行了2012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开标仪式,本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83家企业参与,其中民企占据三分之一席位,招标结果将在11月底公布。

  “国家不断打破油气领域国企垄断的格局,以增量的方式开放页岩气探矿权投标,为民企参与油气上游领域的开发创造了机会。”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断开放的油气市场

  “这次国家让国企和民企等各类企业共同参与投标是成功的第一步。”王震说。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能源压力日益增大,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今年3月,为加快我国页岩气发展步伐,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利用的规范和引导文件。

  《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形成一系列国家级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等目标。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页岩气本身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的双重作用之下,我国迎来了一次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浪潮。

  我国第一轮页岩气探矿权出让公开招标是在去年6月,当时国土资源部只招标出让4个区块,投标企业也只有6家。

  而如今第二轮招标开放了20个区块,竞标企业也达到83家,出让规模的快速增长足见国家大力发展页岩气的决心,企业积极参与的热情也足以表明页岩气开发价值之大。

  “不管是上游的勘探开采,还是下游的经营销售,中国的油气市场正在不断走向开放,这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董秀成认为,受历史原因、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民企无法参与传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竞争。但是对于新矿种页岩气,由于门槛相对较低,民企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参与开发。

  民企仍面临诸多挑战

  据悉,参加本次招标的民企中,很多企业并不具备油气勘探资质和经验,只是采取合作的方式参与。行业分布也较多,有些甚至从未参加过油气开发。比如浙江的巨星科技,只是一家五金工具生产企业。

  有专家表示,我国页岩气开发仍面临开采难度大、资金投入规模大且周期长、技术突破难、环保要求高、水资源消耗大以及运输管线配套不健全等瓶颈,企业特别是民企进军页岩气开发,需慎之又慎。

  除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外,目前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标准,监管机制和市场机制都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如何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科学的监管是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

  王震认为,我国民企进军页岩气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困难的估计不足。民企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管理、人才、技术上的成熟程度,都无法跟国企相比。因此,他建议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鼓励各类型企业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本次招标最终哪些企业会中标则无需过度关注,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拿到探矿权之后是去真正开发,还是转让出去。如果走房地产领域炒地皮似的老路,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不应过高看待、过分炒作民企参与页岩气竞标。应该着眼于长期,用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民企进军页岩气。”王震表示,现在民企参与页岩气开发的热情很高,但是成熟程度不够,我国页岩气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一百多年的现代油气开发史其实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些企业会生存下去,有些企业最终会被淘汰,页岩气开发也必将如此。”王震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