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能源文明演变过程
2012年7月26日/董秀成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其实就是能源文明演变的历史。人类早期能源文明,具有明显的绿色特征,能源消费以柴薪为主,再辅以畜力、水力和风力等,这种文明状态持续数千年之久。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类能源文明发生巨大变化,能源消费进入化石能源时代,并相继发生两次能源结构转型,一次是从柴薪时代过渡到煤炭时代,另一次是由煤炭时代逐渐过渡到石油时代。目前,能源文明还在持续演变,但仍然基本上停留在化石能源时代,只不过能源结构呈现由石油为主逐渐走向以天然气为主,由高碳能源逐渐走向敌碳能源,由能源种类单一逐渐走向多元,由低效能源走向高效能源的趋势。
化石能源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文明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类由农业文明过度到工业文明,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意味着人类文明从高碳化的野蛮状态日益向低碳化的绿色状态转移,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倍受青睐,并伴随着人类文明思维与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就意识到化石能源过度消耗而带来的巨大问题,因此很早就试图改变这种从本质上违背自然环境和生态规律的能源掘取方式,努力寻找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其中发展核能就是一次大胆尝试。
核能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6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替代化石能源,核能作为高效和环保的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国家相当看好核能,纷纷预测核能将逐渐取代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而成为主导能源。然而,核能的后续发展出乎预料,由于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和污染等因素,国际社会反核呼声越来越高,人类能源文明受到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人类不得不回归化石能源,能源文明演变再度偏向化石能源。
然而好景不长,20 世纪70
年代世界爆发两次石油危机,引起人类对化石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再度恐慌,于是人类再次掀起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热潮,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极大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的核能又重新焕发第二个青春与活力。20世纪70 年代末,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发展替代能源的意愿和决心,联合国也于1981 年8
月通过了《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的内罗毕行动纲领》,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化石能源价格进入长达十多年的低迷期,进而导致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再次受到制约,化石能源枯竭论被抛在脑后,人类社会似乎再次青睐化石能源,能源文明转移再度遭受重撞和打击。
直到进入21
世纪,化石能源价格不断飑生,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人类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再一次掀起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高潮,能源转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源结构由传统的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型、由高碳走向低碳成为大势所趋。从近期看,由于金融和经济危机导致使新能源发展势头有放缓迹象,能源转型将依然受到化石能源价格走势和技术进步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还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新能源革命能否最终实现以及何时能够实现,主要取决于新能源产业和技术上突破,更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类文明思维和观念的根本性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