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第18场董秀成主讲
从国家战略破题南海油气开发
大油桶里捞金银 试问海南油气能源大省的迈进之路
开发南海,国家战略。
10月9日,国庆小长假后讲坛再度开讲,著名能源经济学家,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董秀成在省图书馆登台讲演,盘点南海局势,探讨开发对策,问路海南油气能源大省建设。讲座中,董教授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谈形势、论战略,审视错综复杂的世界能源格局,揭开油气争夺背后的大国博弈,估量国家安全风险与能源战略,探讨南海油气开发的挑战及应对之策,在建设南海开发服务基地的战略定位中谋求海南更大的作为。
进军深蓝,挑战重重
董秀成说,现阶段我国油气政策是陆海并举,东部油田挖潜稳产,西部油田加快发展,积极拓展海上油田。但随着能源消费量急增,陆上石油资源逐步衰竭,海上油气开发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点。董教授讲解,深海油气开采需要考虑两大关键问题,一是环境安全,二是技术能力。迟迟未进军南海腹地,除政治和军事顾虑外,还有技术问题。由于缺乏深海作业核心技术,我国深海采油暂时还不得不与外国公司合作。
步步为营,梯次推进
南海油气开发,董秀成主张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在开发顺序上由北向南依次推进,加快建设西沙群岛经济和军事基地,强化在中沙群岛主权宣示和军事存在,寻找机会收复南沙岛礁,在“三沙”形成阶梯式开发格局。他还解释了油价调整“涨快跌慢”的假象。董老师说,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参考周期的,调价存在时间差。另外,为控制通货膨胀,国内油价上调经常调不到位,因此有时调价属于“补涨”。
配套保障,大有可为
董秀成讲到,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将在配套、后勤保障方面有较大作为空间。他说,应以新思维看待油气产业,当今油气工业已在技术上实现高效清洁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生态要求并不相悖。其次,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把油气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更多留在当地,实现资源价值就地转化,力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与石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争取类似资源税等有利资源产地的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