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秀成
董秀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154
  • 关注人气:16,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柴油荒”:市场应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2011-10-05 00:01:36)
标签:

董秀成

能源安全

油价

柴油荒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应对“柴油荒”:市场应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应对“柴油荒”:市场应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2011年9月22日/中国经济网

 

    随着9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反弹,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窗口渐行渐远。汽柴油批发市场很快进入了“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特别是近期柴油需求旺盛,而此时适逢我国炼厂检修的小高峰。去年四季度爆发的“柴油荒”人们尚记忆犹新,市场人士担忧,“柴油荒”在今年是否会卷土重来?

  对去年同期那场席卷我国多个地区的“柴油荒”,很多人尚心有余悸。去年“柴油荒”早在9月中下旬已露出苗头,到10月下旬、11月演化为全国范围内的“油荒”。在事后人们反思这场“柴油荒”的教训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市场应变能力迟缓。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导致去年“柴油荒”有多种因素,但其中主要原因是市场出现一种不正常的消费需求突变,即拉闸限电,使得供求之间出现一个非常迅速的矛盾,在此情况下,供应方没有及时增加供应,使得市场供求失衡,这也集中反映出市场应变能力迟钝的问题。

  事实上,去年上半年,整个成品油市场供应相当宽松,石油公司一度在促销,甚至个别地方出现销售不畅。在此情况下,大集团旗下的炼厂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检修,同时成品油出口增多。但当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时,供应方却显得措手不及,没有应对之策,市场供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导致“油荒”愈演愈烈。

  从今年成品油市场供求关系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四季度柴油市场可能有惊无险,出现类似去年的“柴油荒”的可能性较小:

  一方面,自今年71日起国内柴油进口实施零关税,国内柴油供应缺口可以通过进口来补足。目前,柴油进口盈利窗口开启,因此我国从新加坡进口柴油存在200元/吨左右的盈利空间,企业进口积极性较高。预计进入11月份之后,炼厂检修完毕,市场供应将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今年与去年情况不同的是,沿海地区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极为有限,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负增长。廖凯舜表示,由于川渝地区柴油资源多来自西北炼厂,尽管西北炼厂检修可能影响川渝地区的成品油调入,但西北当地需求量较弱,受影响可能有限。尽管如此,董秀成仍然强调,市场应做好各种突发事变的准备,在出现供求矛盾的情况下,市场能迅速做出反应。国家层面上,应加强商业储备体系建设,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增加成品油储备。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则应加强市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记者 刘雪、王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