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东乱局,中国应“以静制动”

标签:
董秀成能源安全中东动荡中国发展杂谈 |
分类: 学术观点 |
面对中东乱局,中国应“以静制动”
2011年4月5日/董秀成
“中东”一词颇有历史意味,它源于欧洲列强在历史上的发明,有着十分“讽刺”的意义。“中东”这个词,其实用来指称这个地区向来就是一个混乱、纷争、分散、缺乏统一的地区,这里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从来就没有平静过。
毋容置疑,中国和其他一些大国一样,在中东有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尤其是有着重要的能源战略利益,因此在中东事务上,中国不可能缺少战略思考和战略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必须继续实施更加多元化的油气进口措施,增加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过分依赖于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
从目前来看,中国政府在中东事务上应更加谨慎小心,尽量避免采取积极态度和过激做法,“以静制动”是当前最好的策略,立场中立、态度谨慎、道义支持、外交斡旋,这或许多少有点权宜之计和机会主义色彩,但却是最好的外交政策。
当然,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能完全置身其外,必须承担大国责任,努力配合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尽早解决阿富汗问题和伊拉克问题,支持国际社会在利比亚展开外交努力等等,外交多元化应该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主流,少树敌,多交友。
从当前中东乱局上看,中国除了在外交声音上主张道德正义以外,不宜在具体行动方面采取任何动作,“不作为”或许就是当前中国最有利的外交政策选择,美国和欧盟在中东泥潭中陷入越深,对中国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