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秀成天然气价格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天然气变得越来越敏感
2010年12月11日/董秀成
由于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矛盾将越来越大,因此可以判断未来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可能会超过石油。国家必须改变目前天然气消费市场无序扩张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订科学发展规划,使天然气产业走出一条上下游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价格调整对于调节市场供需,破解供求矛盾至关重要,但从目前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来看,对遏制下游市场的无序扩张将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恐难以改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困局,未来再次发生“气荒”的风险仍然存在,因为价格偏低问题依然是一个长期问题,国家不可能很快将天然气价格调整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资源为185万亿立方米,而我国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6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资源量的1.3%。人均天然气资源量同样少得可怜,我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尽管近年来以中国石油为首的我国油气生产企业的天然气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增长更为迅猛的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
要解决中国供气安全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在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即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同时,更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步伐,从源头上摆脱对国际天然气市场日益增长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