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气荒”,开源最重要

(2010-02-14 11:58:38)
标签:

董秀成

价格机制

金融危机

低碳经济

气荒

天然气

石化产业

经济危机

财经

分类: 学术观点

应对“气荒”,开源最重要

应对“气荒”,开源最重要

2010年2月14日/董秀成

 

  只有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天然气供应不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避免“气荒”问题。

    长期来看,只有通过增加天然气供给量才能真正解决供需矛盾的问题。

    在规划下游市场有序发展的同时,必须增加我国天然气的产量,才能保障消费需求,这就要求加大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虽然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海上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难度较大,但只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同时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勘探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依靠国内天然气资源提高我国天然气产量,从而满足我国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增加天然气供给的另外一个途径是增加进口,包括管道天然气进口和液化天然气(LNG)进口。

    目前,我国正积极规划各种途径的天然气进口。管道天然气进口方面,预计2011年底全线贯通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设计年输气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能将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满足这些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LNG进口方面,我国现有的两个LNG接收终端分别位于广东和福建;同时,我国正在上海、江苏、广东珠海等地积极建设或拟建设LNG接收终端,扩展LNG进口能力。

    通过LNG进口,能够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天然气供需矛盾。随着各种进口设施的建设投用,天然气进口将逐渐成为国内天然气消费来源的重要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