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无聊的感叹》
2008年10月22日/董秀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着实好忙,疲于奔命地应付各种事务,教学、科研、行政、媒体和五花八门的会议。确实,忙碌可以暂时消缓无聊,但每当我驱车行驶在这个繁华的城市,我经常有一种很深邃的落寞感和无聊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少有让我熟悉的面孔,而司空见惯的就是那些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起来的建筑林,还有那些四处奔波为生计而忙碌的各色人。
已经是秋天了,但阳光似乎依然很毒,好在汽车里依然习惯性地开着空调,我并没有感到闷热,感觉到似乎是收获或者是失去。在现实中,我喜欢遐想,有时是无边无际的思考,但却永远猜不出下一秒钟将会发生什么事在我的身上,想象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可能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平心而论,我还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我始终丝毫没有成功的喜悦,有的是深邃的、无边际的、甚至是无聊的带有哲学性的思考。有人说“哲学家是疯子”,尽管我不是哲学家,但哲学性的多元化思考或许让我有些“疯子”的特质。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价格改革、金融危机、中东战争,如此众多问题始终萦绕在我那已经透支的大脑中,让其拼命地消耗内存和中央处理器。
有时候我想,人活在世就那么回事,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过程,实在是没有必要太刻意要求自己如何如何,一切顺其自然,闷着头往前走就是了。然而,我还是无法切割自己,无法逃离尘世,无法在喧嚣中走出来。
我无法揣摩别人在思考什么,但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仔细想一想,今朝有酒今朝醉确实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是今天醉了明天又将如何呢?人应该负起责任,家庭、社会责任都离不开你,一旦过分游戏人生,那将失去意志。
或许这个世界有许多堕落,社会也有许多颓废,但我没有理由失去自我,失去动力和方向。既然上帝让我来到人间,那我也就必须活出个人样子来,我能做我能做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或许是我最顺其自然的选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