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从奥运会单双号出行想起的问题》
2008年9月29日/董秀成
奥运会和残运会期间,为履行申奥承诺,保证首都空气清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限制汽车出行而实行单双号政策。实践证明,单双号措施确实改善了首都的大气环境,天蓝了,云白了,空气清新了。如此说来,单双号措施继续保留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既然能带来如此好处,为何不保留呢?正因为如此,才在网络上出现了保留单双号政策的意愿和讨论。然而,网民可能不知道,这种讨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保留单双号措施只不过是网民的一厢情愿而已。说到此,使我想起几年前我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一项北京出台的一项取消郊区“电话郊直费”的政策。在那以前,北京郊区(指城八区以外的区县)电话实行一种奇怪的收费政策,那就是郊区与市区通话费既不是市内话费,也不是长途话费,而是所谓的“郊直费”。当时市话费是每三分钟一毛,而郊直费是每一分钟三毛,长途电话费是每分种几元,三者差异很大。同样在一个市内,竟然出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因此那几年争议很大,几乎每年市人大和政协开会都有代表和委员提出议案,建议取消“郊直费”,实行同城同价。然而,多年开会提案、多年讨论,始终无法改变政策。记得那年,北京终于取消了“郊直费”政策,而且是作为市政府为民做的一件大好事而广为宣传。我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此问题,问学生最浅显的问题“市政府为何取消了郊直费?过去几年为何屡屡不能取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基本上都和报纸宣传的答案相近。后来,我说“大家回答的都对,但都没有说到本质。”其实,究其原因,那就是郊区的住户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的住户基本上是农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话语权不大,对政策的影响力太小。而现在郊区的住户结构变了,一部分城里的有钱人搬到郊区,或者在郊区购买第二套住房,甚至是购买别墅。这些强势群体来了,发现竟然有如此不公平的政策,开始呼吁和要求改变政策,于是政策就改变了。再回到单双号保留问题,别忘了,真正驾驶汽车出行的人都属于强势群体,这些人绝对不希望保留单双号政策,制定政策的人也绝对属于这些有车族。影响政策制定的和制定政策的人都属于私车族,很难想象会出台损害其自身利益的政策来。因此,大众讨论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或者说,那些对保留单双号政策持期待态度的人,注定是会失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