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社会名词之思考》

(2008-07-23 10:24:22)
标签:

董秀成

情感

人生哲学

世界观

杂谈

分类: 人生随笔

杂谈:《社会名词之思考》

2008年7月23日/董秀成

 

    中国正在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提高。当然,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看似简单其实是很复杂的变化,具体可以体现在一些新的社会名词。具体来讲,这些名词的出现其实也正在反映着社会的现实,是时代的产物。“民工”代替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盲流”,但民工一词真是不伦不类的,说是农民吧不种地,说是工人吧又没有所谓的城镇居民户口,因而就不是所谓的城里人。私有化演变成“国有股减持”,公房私有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私有经济叫“民营经济”,资本家叫“民营企业家”,大股东叫“老板”,小股东叫“股民”,经商叫“下海”,提拔叫“进步”,宣传和广告叫“包装”和“炒作”,胡侃叫“忽悠”,明星艺人叫“大腕”,没名气的演员叫“跑龙套”,富豪叫“大款”,高收入脑力劳动者叫“金领”或“银领”,中等收入脑力劳动者叫“白领”,体力劳动者叫“蓝领”,家政服务叫“小保姆”,裁员叫“减员”,失业叫“下岗”,妓女叫“小姐”或“鸡”,而且还有可能被称为“性工作者”,搞破鞋、不正当男女关系、作风不正叫“情人”、“养小秘”、“包二奶”等等。看来,我们中国人就是聪明,能够创造出适应时代特征的新名词。名词的变迁,说明时代确实在变化,原来的贬义词在向中性词演变,说明社会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和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