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中美能源合作是必然趋势
2007年7月3日/董秀成
最近几年,有关能源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每年进口石油超6亿吨,实际上是国际石油在支撑着美国国民的高度现代化生活质量。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每年进口石油超过1.3亿吨,而且消费和进口幅度还将增大。因此,有关中美两国在世界争夺石油资源问题成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中美两国互相猜疑,互相抱怨,甚至互相指责。一些美国学者和政客指责中国在非洲和南美的外交政策,甚至是在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扩张,目的就是获取那里的石油资源。美国国民担心中国日益在国际争夺石油资源,与他们分隔石油“蛋糕”,因而可能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反感中国海外政策的成份居多。本人曾经与美国政府能源问题高级智囊人物接触过,彼此之间交换过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美国学术界,确实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中美能源冲突不可避免,迟早会发生能源战争。二是中美必须合作,共同面对能源挑战,才可以解决问题。同样,在国内学术界也存在类似两种声音。本人是乐观主义者,我不认为中美两国会爆发能源战争,相反中美能源合作是必然趋势,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单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无法妥善处理全球能源危机,美中合作才能够双赢。中美两国都面临能源安全挑战和价格风险,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冲突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中美双方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国内的石油资源日益减少,能源供不应求。为了争夺石油资源而搞对抗和冲突,绝对是属于鼠目寸光之行为,只有加强合作共同应付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互利合作,才能够双赢。可以说,中美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是中美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美国那位高级智囊曾经问我这样的问题:“在中国能源专家中,与你观点一致的人有多少?你的观点是主流吗?是否影响到中南海的决策人?”我笑而回答:“我很难判断,但我坚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